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据统计,中国草甘膦原药年产量在50万吨左右,其中80%的产品出口,主要出口市场是阿根廷、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阿根廷进口草甘膦原药的89.59%来自中国,约占中国草甘膦原药产量的1/3;美国进口草甘膦原药的73.47%来自中国。目前中国出口的草甘膦基本都是原药,作为最终产品的制剂只出口到东南亚一带。
阿根廷和美国是中国草甘膦原药出口的两大主要市场。但今年以来,中国草甘膦出口到阿根廷和美国的数量很有限。影响中国草甘膦进入阿根廷市场的因素:一是2008年7月份开始,中国草甘膦价格从10万多元逐渐跌至2万元,不少外商进口的货物还没到岸就跌了价,受伤害很深,因此放弃做草甘膦的境外经销商不在少数;二是一般交易洽谈从交货到回款,周期要几个月,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汇率变化很大,造成境外资金在国内结汇不畅通,中国企业存在很大汇兑风险;三是阿根廷货币贬值,中国企业和商家不敢与该国做生意。
美国由于金融危机仍未结束,经济继续下滑,加之石油价格仍在中低位徘徊,全球生物燃料需求低迷,使美国在墨西哥种植的转基因能源作物如棕榈、蓖麻、橄榄、玉米等大面积荒芜,从中国进口草甘膦数量减少已成定局。失去了阿根廷和美国两大市场,给出口依存度很高的中国草甘膦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
另外几个草甘膦需求大国,如巴西、乌克兰等,也由于货币贬值、缺乏现金,从中国购买草甘膦的数量大大减少。
此外,国外草甘膦登记门槛的提高也对中国企业影响极大,上千万元的原药登记费和上百万元的制剂登记费,使众多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没有登记就使这些企业失去了生存的空间,靠经贸公司出口之路会越走越窄,愿意合作的国内外经销商会更少。
不过也有不少企业正在迎难而上,积极破解对外贸易困局。如国内草甘膦龙头企业南通江山化工与瑞士先正达和德国汉姆公司、江苏扬农化工与瑞士先正达均已达成成本加利润的长期供货合同,浙江新安化工获得美国陶氏益农的长期供货订单,安徽华星化工也拿到了与东南亚几个国家签订的制剂供货订单,部分中型企业也与新加坡、泰国、巴基斯坦、中国台湾的有关方面签了供货订单。
内需供大于求竞争激烈
据统计,目前中国已获得草甘膦原药登记的生产企业有81家,由于出口不畅,企业都把产品投放国内市场。尽管国内需求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但国内草甘膦消费能力每年只有5万吨左右。在严重的供大于求情况下,市场两大弊端很快显现出来:一是价格战。在产品同质化的前提下,降价成了各大厂商消化库存的唯一手段。草甘膦原药成本在2.5万~2.6万元,合理的价格应该在2.8万~3万元,而目前企业报价却在2.3万~2.4万元,纯属亏本买卖。二是赊销。厂家以前对经销商是现款交易,现在开始赊销或付60%的款就可提货。原药赊销使下游的制剂市场赊销风更为盛行,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中国草甘膦一半是由大型企业生产,而另一半则是由年产能在1万吨以下的中小企业生产的。2006年底草甘膦原药价格开始飙升,从3.1万元升至2008年最高的10万多元,这使国内生产厂家出现了新一轮的投资扩产高潮,草甘膦产能迅速增加,原药很快供过于求。目前大厂出口报价已跌至2.3万元,且外商还迟迟不下订单,这对2009年草甘膦的正常生产运行极为不利。
亟须平衡市场稳定价格
目前草甘膦国内外市场正进入一个低需求阶段,但尽管市场环境低迷,草甘膦还是有需求,这将导致中国草甘膦企业两极分化。具有实力的企业在市场需求低迷期,抓紧提高企业内在质量,实现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促进企业进行新一轮的结构调整,通过产业升级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如江苏红太阳集团、浙江捷马化工等企业就是这样做的。市场形势变化也将加快淘汰在高峰期维持盈利的落后企业,这些企业很难经受住压力的考验,资金链也很难维持,这将迫使部分中小企业主动关停。据了解,目前有60%左右的中小原药企业已停产。
业内人士预计,国际草甘膦市场的复苏少则需1~2年,多则要3~5年。其原因:一是世界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国外工商企业的融资环境依然恶化,有效购买力下降;二是去年7月份以后,国际草甘膦经销商体系几乎崩溃,消除外商恐慌心理需要一个调整阶段。业内人士认为,国际草甘膦市场疲软,可能会引发国内企业竞相降价出口的局面。一旦如此,整个行业都会遭受损失,因此平衡市场、稳住价格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