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植保资讯 > 正文

2008年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农资网 2008年4月22日 09:58 【

为了应对当前肥料价格上涨、部分品种供应偏紧的形势,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努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业增产增收,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总体要求:按照“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要求,努力做到“科学、经济、环保”用肥。

  一是指导农民施“产量肥”。充分发挥肥料增产效应,促进粮食和农业增产增效。

  二是指导农民施“经济肥”。帮助农民选择适宜肥料品种,确定合理施肥量,采取科学施肥方法,增施有机肥料,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指导农民施“环保肥”。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改变传统施肥方式,减少不合理施肥现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一、东北春玉米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1、氮肥一次性施肥面积较大,在一些地区易造成前期烧种烧苗和后期脱肥;

  2、磷钾肥施用时期和方式不合理,没有充分发挥磷钾肥后效;

  3、有机肥施用量较少,秸秆还田比例较低;

  4、种植密度较低,保苗株数不够,影响肥料应用效果;

  5、耕层过浅,影响根系发育,易旱易倒伏。

  (二)施肥原则

  1、氮肥分次施用,磷酸二铵作种(口)肥,适当降低基肥用量,充分利用磷钾肥后效;

  2、有效钾含量高、产量水平低的地块在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下可以少施或不施钾肥;

  3、土壤pH高、高产地块和缺锌的土壤注意施用锌肥;

  4、增加有机肥用量,加大秸秆还田力度;

  5、推广应用高产耐密品种,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充分发挥肥料效果;

  6、深松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水肥效率。

  (三)施肥建议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施肥提出分类指导建议:

  1、产量水平500公斤/亩以下: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0-3公斤/亩。

  2、产量水平500-650公斤/亩:氮肥(N)12-14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3-5公斤/亩。

  3、产量水平650公斤/亩以上:氮肥(N)14-16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4-5公斤/亩。

  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二、东北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氮肥施用量过高,施用时期不合理,蘖肥比例大,水稻后期脱氮较重,导致产量降低,氮肥利用率不高。

  (二)施肥原则

  1、增加基施氮肥的比例,使基肥中的氮占总施氮量的45%左右,减少分蘖肥,提高穗肥的施用比例;

  2、钾肥可优先选择氯化钾,在秸秆还田的地块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

  3、注意在基、蘖肥中补充锌肥;

  4、采用节水灌溉,追肥“以水带氮”,充分发挥水肥耦合效应,提高肥料利用率。

  (三)施肥建议

  在水稻产量500-600公斤/亩的条件下,寒地水稻氮肥总量(N)控制在6-9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总量控制在3-5公斤/亩,在缺锌或缺硼的地区,每亩基施锌肥或硼肥1公斤。

  氮肥的40%-45%作为基肥,25%-30%作为蘖肥,20%-25%作为穗肥,5%-10%作为粒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的50%作为基肥,50%作为穗肥。

  三、长江中下游早稻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氮肥用量偏高,前期氮肥用量过大,有机肥施用量少。

  (二)施肥原则

  1、适当降低氮肥总用量,增加穗肥比例;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3、磷肥优先选择普钙或钙镁磷肥;

  4、增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

  (三)施肥建议

  在亩产400-450公斤条件下,氮肥总量(N)控制在8-11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4-5公斤/亩,在缺锌或缺硼的地区,每亩基施锌肥或硼肥1公斤。

  氮肥的40%-50%作为基肥,25%-30%作为蘖肥,20%-25%作为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的50%-60%作为基肥,40%-50%作为穗肥。

  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在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减少。

  四、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一季中稻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有机肥用量少;氮肥普遍过量,前期比例过大;基肥在整地上水后施用。

  (二)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

  2、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追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氮肥分次施用;

  3、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4、在油稻轮作田,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

  5、选择低浓度磷肥,如钙镁磷肥和普钙等;钾肥选择氯化钾。

  (三)施肥建议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亩产550-600公斤的情况下,粳稻氮肥(N)用量控制在15-18公斤/亩,籼稻氮肥(N)用量控制在10-14公斤/亩;磷肥(P2O5)3.5-5公斤/亩;钾肥(K2O)4.5-6公斤/亩。缺锌土壤每亩施用硫酸锌1公斤。氮肥基肥占40%-50%,蘖肥占20%-30%,穗肥占20%-30%;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基肥占60%-70%,穗肥占30%-40%。

  西南地区,在亩产550-600公斤的情况下,粳稻氮肥(N)用量控制在9-12公斤/亩,籼稻氮肥(N)用量控制在8-11公斤/亩;磷肥(P2O5)3.5-5公斤/亩;钾肥(K2O)3.5-5公斤/亩。氮肥基肥占35%-55%,蘖肥占15%-20%,穗肥占30%-40%;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基肥占60%-70%,穗肥占30%-40%。

  五、华南双季早稻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氮肥普遍施用过量,前期施用比例较大。

  (二)施肥原则

  1、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追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实行氮肥后移;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三)施肥建议

  在亩产400-450公斤的情况下,氮肥(N)推荐为9-10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6-9公斤/亩;缺锌土壤要适当施用硫酸锌。

  氮肥分次施用,基肥占30%-35%,分蘖肥占30%-35%,穗肥占30%-40%,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作基肥和蘖肥各占50%。

  施用有机肥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在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减少30%。

  六、东北大豆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东北春大豆产量低,肥效不高。

  (二)施肥原则

  1、稳定氮磷钾比例,对于高产大豆,可适当增加施肥量。

  2、提倡分层施肥,施肥深度在种子下面3~4cm占1/3,6~8cm占2/3;难以做到分层施肥时,在北部高寒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采取浅施肥,其它地区采取深施肥,尤其磷肥要集中深施到种下10cm;

  3、补施硼肥和钼肥,在缺乏症状较轻地区,可采取微肥拌种的方式,最好和根瘤菌剂混合拌种,提高接瘤效率;

  4、加强施肥与栽培技术的配套。

  (三)施肥建议

  依据大豆养分需求,氮磷钾(N-P2O5-K2O)施用比例在高肥力土壤为1:1.5:0.3-0.5;在低肥力土壤可适当增加氮钾用量,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1.2:0.3-0.5。大豆目标产量130-150公斤/亩,高、低肥力田块氮磷钾纯养分总用量分别为4-6公斤/亩和6-8公斤/亩;目标产量150-175公斤/亩,高、低肥力田块纯养分总用量分别为8-11公斤/亩和10-13公斤/亩;目标产量175-200公斤/亩,高、低肥力田块纯养分总用量为9-13公斤/亩和12-15公斤/亩。

  七、黄淮海区域棉花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氮磷化肥用量普遍偏高,有机肥施用不足,微量元素硼和锌缺乏时有发生。

  (二)施肥原则

  1、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

  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

  3、依据棉田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注意硼和锌的配合施用;

  4、氮肥分期施用,适当增加生育中期的氮肥施用比例;

  5、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三)施肥建议

  在亩产皮棉70-90公斤的条件下,施肥总量为: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氮肥(N)11-13公斤,磷肥(P2O5)5-7公斤,钾肥(K2O)5-7公斤。对于硼、锌缺乏的棉田,注意补施硼、锌微肥。

  氮肥的35%-40%用做基肥,35%-40%用在初花期,15%-20%用在盛花期;磷肥全部用做基肥;钾肥全部用做基肥或基追(初花期)各半。从盛花期开始,对长势较弱的棉田,结合施药混喷0.5%-1.0%尿素和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50-75公斤/次,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

  八、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氮磷化肥用量偏高,有机肥施用不足,部分棉田土壤钾、硼、锌等元素缺乏。

  (二)施肥原则

  1、依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肥效反应,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稳定钾肥用量;

  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相结合;

  3、土壤硼、锌明显缺乏的棉田应基施硼肥和锌肥;潜在缺乏的应注重硼、锌根外追施;

  4、对于育苗移栽棉田,磷钾肥采用穴施或条施等集中施用;

  5、施肥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三)施肥建议

  在亩产皮棉90-110公斤的条件下,施肥总量为:亩施用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氮肥(N)16-18公斤,磷肥(P2O5)4-6公斤,钾肥(K2O)8-10公斤。对于硼、锌缺乏的棉田,注意补施硼、锌微肥。

  氮肥的25%-30%用作基施,25%-30%用作初花期追肥,25%-30%用作盛花期追肥,15%-20%用作铃期追肥;磷肥全部作为基施;钾肥的60%用作基施,40%用作初花期追肥。从盛花期开始对长势较弱的棉田,喷施0.5%-1.0%尿素和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50-75公斤/次,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

  九、新疆棉花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田氮磷化肥用量偏高,地方棉田氮磷施用不协调,有机肥普遍施用不足。

  (二)施肥原则

  1、依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肥效反应,适当调整氮肥用量、增加生育中期施用比例,合理施用磷、钾肥;

  2、充分利用当地有机肥资源,增施有机肥,重视棉秆还田;

  3、土壤硼、锌明显缺乏的棉田应基施硼肥和锌肥;潜在缺乏的应注重硼、锌根外追施;

  4、施肥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尤其要重视水肥一体化调控。

  (二)施肥建议

  在亩产皮棉120-150公斤的条件下,施肥总量为:亩施用棉籽饼75-100公斤,氮肥(N)14-18公斤,磷肥(P2O5)8-10公斤,钾肥(K2O)0-3公斤。亩产皮棉150-180公斤的条件下,施肥总量为:亩施用棉籽饼75-100公斤,氮肥(N)18-22公斤,磷肥(P2O5)10-12公斤,钾肥(K2O)0-5公斤,膜下滴灌棉田适当减少施肥量。对于硼、锌缺乏的棉田,注意补施硼、锌微肥。

  其中,地面灌棉田45%-50%的氮肥用作基施,30%-35%的氮肥用在初花期,15%-20%的氮肥用在盛花期,所有磷钾肥均用作基施;膜下灌棉田25%-30%的氮肥用作基施,70%-75%的氮肥用作追肥,70%-80%的磷钾肥用作基施,剩余用作追肥,依据棉花长势随水滴施。

  十、北方春油菜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1、一次性施肥,后期明显脱肥;

  2、施肥以氮、磷肥为主,少量或不施用钾肥,90%以上不施有机肥,除根茬外没有秸秆还田;

  3、受墒情影响,播种质量不高,密度不够;

  4、耕层较浅,影响根系吸收及养分有效利用;

  5、施肥方式、时期不当。

  (二)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推广休闲地种植绿肥;

  2、推广分层播种,防止烧苗;

  3、深耕深松;

  4、做好保墒工作,提高播种质量,适当提高种植密度;

  5、采用N肥分次施用,基、种肥50%,追肥一次50%;

  6、补施硼肥。

  (三)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100公斤/亩以下:氮肥(N)用量6公斤/亩,50%作种肥,种、肥分离,50%作追肥;磷肥(P2O5)3公斤/亩做种肥;钾肥(K2O)2公斤/亩做种肥。

  2、产量水量100-150公斤/亩:氮肥(N)6公斤/亩,种、追肥各占50%;磷肥(P2O5)5公斤/亩做种肥;钾肥(K2O)2.5公斤/亩做种肥。

  3、产量水平大于150公斤/亩:氮肥(N)8公斤/亩,种、追肥各50%,种肥分层播种;磷肥(P2O5)3公斤/亩做种肥;钾肥(K2O)2.5公斤/亩做种肥。

  上述产量水平田块,钾肥均推荐用氯化钾,以0.5-1公斤/亩硼肥拌种。

  十一、冬小麦2008年春季后期施肥指导意见

  目前,我国长江中下游和西南麦区的小麦已经进入孕穗期,除少量脱肥麦田需要补施少量氮素化肥外,一般不再追肥。北方黄淮海麦区的南部和中部小麦已经拔节,黄淮海麦区北部小麦进入起身期,西北麦区进入返青期,北方小麦进入肥水管理的主要时期。

  原则上应根据小麦苗情科学确定追肥时期。三类麦田一般返青期每亩总茎数小于50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一般春季追肥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中期,施用春季追施氮素化肥总量的50%,同时浇水,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剩余的50%氮素化肥待拔节中后期追施,提高穗粒数。二类麦田一般为每亩总茎数50~60万。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的成穗率。在小麦起身期追肥浇水。一类麦田一般为每亩总茎数60~80万,属于壮苗麦田。在管理措施上,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应实施氮肥后移,在拔节期追肥浇水。

  十二、长江流域冬油菜2008年春季后期施肥指导意见

  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导致长江流域冬油菜冻害严重,生长缓慢,生育期后移,同时还有相当多的油菜田块因雨雪气候未能施用越冬肥和苔肥,造成油菜生长后期脱肥不旺。针对以上情况,在油菜花期补施纯氮(N)1-1.5公斤/亩,并在后花期和结荚前期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0.5-1.0公斤,喷施浓度为0.2%左右。

来源:农业部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