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地4月上中旬调查情况,结合小麦长势、天气预报及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我省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如下:
小麦条锈病 关中偏轻发生,关中西部、陕南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00万亩。陕南流行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关中中西部流行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小麦白粉病 全省偏轻发生,秦岭北麓、关中东部灌区、商洛沿江低湿地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50万亩。
小麦穗蚜 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00万亩。
小麦红蜘蛛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0万亩。
小麦吸浆虫 轻发生,发生面积180万亩。
预报依据:
一、小麦病虫发生动态
1、小麦条锈病 我站及各地县植保站4月上中旬调查,小麦条锈病在汉中市宁强、略阳、勉县、南郑、洋县、城固,宝鸡市眉县,商洛市山阳8县发生,除宁强西部、略阳局部进入流行期外,其它县区均为点片发生。宁强县西部阳平关、燕子砭、安乐河、广坪、青木川五个乡镇病田率已达63.6%,病叶率3.6%,最高达50%,严重度5%-20%-60%。略阳县病田率11.76%,亩均发病中心4个,亩均单片病叶4张,其中横现河镇毛坝1块地已普遍发生,病叶率3.2%,严重度1%-5%-10%。勉县4月14-15日调查病田率为7.46%,其中西部山区青羊驿、土关铺、新铺镇病田率为14.29%。商洛市山阳县4月7-8日在板岩、宽坪、漫川、莲花4乡镇调查172块麦田,发病7块,病田率4.1%。目前全省发生面积50万亩,防治50万亩。
发生特点:春季见病晚,病情扩展速度慢,发病范围小,发生程度是2001年以来最轻的一年。
2、小麦白粉病 全省常发区病情除合阳、眉县重于去年外,其余县明显轻于去年和近年。
表:白粉病常发区病情
县名 病田率(%) 病茎率(%) 2008年病叶率(%) 2007年病叶率(%
眉县 100 58 33.25 26.33
凤翔 0 0 0 0.8
周至 33.3 0.15 零星 56.3
合阳 86.7 48.3 10.5 4.3
蒲城 38.5 2.3 4.3
商洛市 10 2.1 11.8
3、小麦红蜘蛛 虫量明显轻于2007年同期,大部分地区百尺单行虫量60-70头,局部山旱地200-300头。
4、小麦蚜虫 春季虫量低于去年同期,大部分地区百茎虫量20-30头,局部100-150头。
二、小麦长势
去年秋播期间我省持续阴雨天气,小麦播种普遍推迟10~15天,冬前大部分晚播麦田相对分蘖少,群体小。1月份全省普降雨雪,积雪覆盖起到了保温保墒作用,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进入3月份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降雨正常,气温相对稳定,苗情升级转化快,长势好,目前我省一、二类苗占85.3%,对条锈病、白粉病的侵染、扩散较有利,对蚜虫、红蜘蛛繁殖为害亦有利。
三、小麦品种
我省种植的小麦品种没有太大变化,陕南大面积种植的80-8、川育8号、绵阳19、20、26及关中主栽品种小偃22、小偃54、西农2208、武农148、西农1376、陕253、陕229、晋麦47号等对条锈病、白粉病抗性较差。
四、越冬基数及天气情况
2007年11-12月,我省各地越冬调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小麦主要病虫基数均较近年偏低。冬季1月份全省大部地区普降大雪,气温较低,出现了持续低温冻害天气,进入2月份全省大部地区气温依然偏低,气候条件不利于多数病虫害的越冬;3月份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气温缓慢回升,没有出现大范围的低温冻害天气,对小麦病虫的扩展活动无不利影响。
天气预报我省4-5月份总体降雨为偏少年份,春季第一场≥20毫米透墒雨较常年偏晚,预计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初,4月中下旬有2次降水,对关中地区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流行较有利,4-5月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对小麦穗蚜的发生有利。
来源: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