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是影响我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虫害。尽管受1月中旬至2月上旬持续低温强降雪天气的影响,小麦病虫发生基数低,但近期气温回升快,雨水多,加之感病品种面积大,预计我省小麦穗期病虫害将中等至偏重发生。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监测与指导,全面打好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确保夺取小麦丰产丰收。
1、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只要抽穗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天气,病害就易流行。根据我省田间菌源量、品种抗(耐)病性、感病生育期气候、小麦长势等因子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呈偏重流行,将明显重于前两年。一是气候条件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报,全省4、5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偏高,小麦赤霉病常发区江淮和苏南地区降水正常偏多,4月中旬就有3个以上的降雨过程,多雨的气候条件与我省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十分有利于小麦赤霉病流行。二是田间菌源充足。据各地4月上旬普查稻桩子囊壳丛带菌率,苏州市2.64%;扬州市4.34%;泰州市5.35%;常州市5.38%;南通市11.6%;宜兴市8.0%;金坛市7.28%;武进区3.49%,稻桩带菌率均高于1%的大流行指标。三是小麦易感生育期拉长。受冬季雨雪低温影响,小麦生育期推迟,田块内、田块间抽穗扬花期参差不齐,易感生育期延长,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机率。
2、小麦白粉病。预计中等发生,其中,淮北及沿海局部偏重,其它地区偏轻至中等,发生程度轻于上年。预报依据:一是病情基数低。白粉病发生迟于、轻于去年同期。阜宁3月18日查见,始见期比去年迟3天,4月7日普查18块小麦田,病田率55.6%,平均病株率1.11%(0-4%),平均病叶率0.29%(0-1.75%),去年同期分别为91.67%、61.83%、25.5%。灌云3月20日见病,比去年迟15天,近期平均病株率为5.3%(0-34%),平均病叶率为1.50%(0-9.25%),分别比去年同期低49.8和18.8个百分点。宿豫3月28日见病,比去年迟20天,近期普查115块田,病田率38%,病株率1.5%,分别比去年同期低16、4.7个百分点。二是品种抗病性差。我省淮北地区郑麦9023、烟农19、淮麦系列等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70%,这些品种对小麦白粉病抗性差。随着气温的升高,白粉病将进入迅速蔓延扩展期。
3、麦蚜。预计麦穗蚜中等发生。预报依据:一是蚜量低。据各地4月10日调查,全省平均有蚜株率为8%,去年同期为22.5%,百株蚜量23头,去年同期72头。徐州市普查625块田,有蚜田率53.92%,有蚜株率4.68%,百株蚜量28.17头,去年同期分别为71.69%、17.55%、43.3头。常州市平均有蚜株率6.84%,百株蚜量12.4头。扬州市平均百株蚜量22.8头,去年同期50.9头。连云港平均有蚜株率13.15%,平均百株蚜量23.58头。二是天气有利。4、5月份淮北降水量正常偏少,温度偏高,将有利于穗蚜的激增。
4、灰飞虱。预计麦田一代灰飞虱大发生。近期调查越冬代灰飞虱亩虫量,苏州、常州、镇江、泰州、南通、淮安、连云港分别为4.97、3.45、2.35、1.23、1.61、0.492、3.77万头,与大发生的前三年同期相近。4月下旬将进入越冬代灰飞虱成虫产卵孵化期,气候条件对卵孵化及一代若虫存活无明显不利影响。
来源:江苏省植保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