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这里的化肥市场不仅缺货且价格不稳。哪怕厂家能够供货,我们不赚钱平出,只要能保证我们下级经销商和本地春耕化肥供应,我也愿意做。可是我这里就是拿不到货。”浙江宁波经销商徐先生(他一直不愿向记者透露自己的名字)在电话里向记者发起了牢骚。徐先生向记者表示,作为一个规模还算可以的经销商,每年经销尿素大约1500吨,复合肥量也不少,销售额达近700万元。但是进入今年以来,扑朔迷离的化肥市场使他感到困惑。
一、资金充足却缺少货源
徐先生向记者表示,通过《农资导报》,他了解到当前国家三令五申要保证春耕用肥,但是在当地却很难采购到尿素等春耕用肥。“我向厂家订货,生产厂说设备维修检测停产”。但据知情人向其透露,当地的化肥生产企业因“检修”,近3个月来的产量只达到了规定产量的一半。经销商普遍议论:生产企业是在观望未来价格走势,还是受困于国家限价?经销商感到不解。
二、不确定的价格因素
徐先生感到最大的困惑是价格的不稳定性。据他介绍,生产企业频繁地涨价,使他很难做生意。如果他上午和下级经销商签订的合同,下午去企业提货,厂家的报价会突然上涨,这样一来一定会高于他和下级经销商签定的价格,而且往往导致进价和销价出现倒挂。
“因为价格和货源的不确定,我们也经常是赔本和倒挂销售,像我们这样对于化肥供货和价格存在困惑的经销商在我们当地不在少数。像我们这种有些规模的经销商经营都存在这种问题,下级经销商又会怎样?我不好说。”徐先生无奈地说。
困惑分析:
据记者分析,徐先生的困惑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
一、货源因素。据记者了解,当地化肥生产厂家所生产化肥包装容量和其他厂家包装规格不同,而由于当地农民习惯这个规格的使用和价格以及对其品牌的认可,造成了当地经销商可选择的货源相对单一。
二、出口因素。由于2007年出口量过大,直接影响了国内化肥市场的供应。今年政府对尿素、磷酸二铵等出口关税均进行了上调,但效果可能在春耕备肥期间还未能体现,因此会使春耕备肥供应出现紧张局面。如果国际化肥价格继续大幅度攀升,国内调整出口关税也难以真正抑止国内化肥出口,届时目前关税上调的实际效果将会受到影响。
三.价格因素。一季度尿素价格维持高位,磷肥价格的逐步上涨,造成市场观望气氛甚浓,也导致了上述经销商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