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农药市场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重压之下浙江农药如何“破壳”
http://www.ampcn.com 2007-12-17 10:04:04 信息来源:化工新闻网 浏览:
12月3日,浙江省农药行业管理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该省农药行业形势喜人,销售收入、出口交货值以及利润与上年相比均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利润增幅达到历史最高值。然而,在形势大好的同时,该省农药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环境和要素资源制约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行业发展后继乏力问题已不容忽视。
位居全国第二生产大省的浙江农药行业,在新一轮竞争中能否继续保持原有优势?在环保和节能的双重高压之下,浙江农药企业如何才能“破壳”而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浙江省经贸委医药石化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土法。
行业素质提升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年9月,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组织会员企业到江苏省考察,同行之间进行了交流。考察中浙江的老总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江苏省对于农药产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扶持,其力度要比浙江大得多。相比之下,浙江农药企业不仅节能和环保压力巨大,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加上诸多产业政策限制,农药企业发展的空间极其有限,一些企业无奈之下只能向江苏、江西等外省迁移。老总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样下去,不用多少年,原本就已是全国老大的江苏农药行业,将更加遥遥领先于其它省份;而浙江农药行业将走向萎缩。
对此,周土法认为:各地对产业发展的要求确实存在一定差异,这是由各省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决定的。首先,浙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去年人均GDP位居全国第四,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素质提升的要求自然更高。近年来,浙江临港石化工业发展势头迅猛,新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学品等成为石化行业发展的重点,而包括农药在内的传统精细化工则面临巨大的结构调整压力;其次,庞大的产业必然要有环境、能源等资源要素的支撑。浙江是个资源小省,2006年浙江以约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3.5%的人口,生产出了占全国近7.5%的GDP,成绩固然令人可喜,但资源的巨大消耗必然会导致新的不平衡:要素供应不足、环境容量有限,与产业扩张的需求成为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就要求农药等传统精细化工行业要把发展重点放到“质”的提升,而不是“量”的扩张。
他同时指出,从国家政策的层面来看,农药行业素质提升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10月份,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领导多次就农业安全用药、农药产业结构调整作出重要批示。种种迹象表明,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家还将出台一系列行政措施,促进农药行业的结构调整。如新农药企业的准入门槛会更高,企业延续核准审查会更加严格,淘汰现有规模偏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的农药生产企业的力度会加大,农药企业面对的政策压力会越来越大。
浙江农药行业如何实现素质提升
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不高,进而导致农药行业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矛盾突出,这些被认为是浙江乃至于中国农药产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于农药行业如何实现素质提升,周土法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切实重视布局优化和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问题。如果说布局优化是政府操心的事,那么技术装备提升问题则应成为农药企业的当务之急。农药生产涉及物料多、反应过程复杂、对装备的要求高,加快实施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努力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是行业素质提升的必然途径。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式发展。农药乃至整个化工行业的发展,今后相当一个时期需要我们立足于现有基础,在调整和提升中腾出容量,谋求新的发展。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优化建设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联合重组、管理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尤其要重视从大吨位、低附加值农药品种转向小吨位、高价值的精细化农药品种发展。既要走出自己的特色,又要避免一哄而上,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加强企业管理,积极倡导责任关怀。国家石化协会今年组织17家企业和园区倡议实施责任关怀;省政府将在近期出台《关于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若干意见》。对此农药企业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向现代企业转变;要创新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流程,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互动,在寻求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努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和行业形象。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身处高污染和重点用能行业,农药企业应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企业只要舍得在技术装备、三废治理上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先进的装备,改变敞口投料、过滤、输送等旧面貌,朝密闭化、管道化生产迈进,农药企业脏、乱、差的形象就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产业升级不可一蹴而就
对于当前浙江农药行业中较为突出的企业外流现象,周主任也十分关注。他说,产业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较高层次的产业需要较高层次的要素来支撑,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具有比较优势的政府服务等等,而且还需要时间和过程。当一个区域较低层次的比较优势丧失,而较高层次的比较优势又未能造就时,区域产业的空洞化就在所难免。近两年浙江农药企业外迁现象增多、外来投资基本没有、各方面对农药工业的投入总量相对不足,投入质量不高,制约了农药行业的发展后劲,种种迹象表明,浙江的农药产业必须加快实施结构升级,我们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研究,争取有所作为。
【发表评论】
【
打印本文
】 【
关闭本页
】 【
大
中
小
】
相关信息
·
第九批农药产品获新证
(2007-12-17)
·
重压之下浙江农药如何“破壳”
(2007-12-17)
·
河北销毁20余吨高毒农药
(2007-12-17)
·
陕西省集中销毁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
(2007-12-17)
·
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平抑化肥淡季涨价
(2007-12-17)
·
江苏省集中销毁高毒农药27吨
(2007-12-14)
·
全国农药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宣贯会在青岛召开
(2007-12-14)
·
草甘膦供给依然紧张 维持行业买入
(2007-12-14)
·
超级害虫敌不过“绿色农药”
(2007-12-13)
·
浙江省集中销毁4.1吨高毒农药
(2007-12-13)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