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化肥市场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关注化肥价格改革
http://www.ampcn.com 2007-1-12 11:45:42 信息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浏览:

2006年的中国化肥市场,真可谓跌宕起伏,命运多舛,先是涨、涨、涨——疯涨;再是跌、跌、跌——狂跌,筋疲力尽后慢慢调养,大病初愈时迎来2006年12月11日,养精蓄锐中关心化肥价格改革。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政府在多哈会议上,庄重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分销领域,承诺化肥的零售、批发和佣金代理市场,在入世后5年对外开放,并取消限制。这样中国政府在加入WTO谈判过程中,就为中国化肥市场向世界放开争取了5年的过渡期。而到了2006年12月11日,化肥作为几类重点保护商品之一,五年的过渡期已经结束,今年应该算是对外商开放的第一个完整的年头。

  人们不会忘记,国外食用油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几波收购或合资行动后,中国80%的食用油企业被挤出生产和销售领域;国外的百货业也是以各种方式迅速占领了中国的百货市场,众多的国有百货公司奄奄一息,挤垮挤散者放眼皆是。在对外开放化肥市场的同时,中国也同时对外开放了国内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为此商务部提前五天公布了《原油市场管理办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按照这两个《办法》,也就打破了国家统一配置原油资源和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集中批发成品油的格局。中国石油市场将逐步形成国有大型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社会经营单位共同参与竞争的格局。据悉,这两个《办法》较2005年1月1日公布的《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在市场公平竞争原则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再三考虑,觉得关于化肥市场开放,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主要政策就是7月底、8月初向市场吹风的关于价格体制改革的有关意见和商务部两个月前的有关表示。

  当时商务部有关领导曾经表示,对外资开放化肥市场后,国家相关的化肥进出口贸易政策将保持不变,即继续实行国营贸易进口管理,适当增加经营主体;继续执行进口关税配额政策,继续暂停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的出口退税;继续执行化肥进出口的税收政策,保留复合肥、钾肥的进口增值税免征政策并合理调整化肥各品种进出口税率(2006年11月1日起,合成氨等16项化肥类产品的税率由3%-5.5%降低为1%,尿素等3种化肥的关税配额税率降低为1%),以此调节供求关系。

  中国政府原来打算2006年年底的适当时机进行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化肥市场的供求关系。其中取消对尿素的出厂限价、解除对化肥批零差率控制以及钾肥进口价格备案制度等方面我们曾经浓墨重彩地详述,在此就不再狗尾续貂。主要说说关于分三次取消对化肥生产的优惠定价;取消对化肥铁路运价的优惠政策;取消对化肥生产天然气的优惠价格。我们从相关资料可以获悉,对于化肥生产和流通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①税收优惠。去年数据未见报章,2005年化肥行业免征增值税46亿元,其中氮肥35.5亿元,磷肥4.3亿元,钾肥0.4亿元,复混肥4.8亿元。②原料优惠。主要包括大型化肥企业所用天然气享受国家计划内价格,2005年虽然每千立方提价90元,目前仍然有近10亿元的价格优惠。③电力优惠。中小化肥用电比普通大工业优惠0.10-0.30元/度,比黄磷、电石等工业优惠0.05—0.10元/度,根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6月28日的文件,自6月30日起,调整华北、南方、华中、华东、东北、西北电网的上网电价。全国上网电价每度平均上调1.174分,销售电价每度平均上调2.494分。这对于刚刚经历过天然气涨价、煤炭涨价的化肥行业真是雪上加霜。2005年我国氮肥企业总计耗电585.5亿度,按平均上调价格来算,该次电价的调整使氮肥行业增加成本14.6亿元,氮肥企业叫苦不迭,而该轮电价调整后,化肥用电价格仍然平均低于其他工业0.15度,化肥行业仍然享受着80亿元的电力优惠。④铁路运输优惠。化肥铁路运输执行2号特殊优惠价格,每千公里费用25-30元,免征铁路建设基金,而普通固体化工品运价约为每千公里费用100-110元,如此的优惠运价加上免征的铁路建设基金,全化肥行业享受了总计近50亿元的超额优惠。去年年底前不少厂家借光于“铁路运费要涨价”的消息,正反利用的都有,多卖不少货。虽然是要分三次取消,其实第一步一旦跨出,对化肥行业的影响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社会上各种传闻都有。3月份“两会”后有所上调的传说影响面更加广泛一些,相比较于其他时间段也较为有说服力一些,运费上涨,成本随之上涨,化肥价格上涨也在所难免,特别是春耕用肥季节,化肥价格顺时应势上调,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骚动。

  其实分三次取消对化肥生产的优惠定价,不管是什么时候,三个月以后也好,两三年之间也好,生产企业和销售部门是无能为力的,再怎么节能挖潜也填补不了优惠定价所产生的“大洞”。市场上也有相左的意见,既有认为长期以来,国家对化肥行业的优惠政策执行起来总是走样,最简单不过的例子就是铁路车皮的紧张,花钱买车皮已成为业内的“潜规则”,也有认为国家对化肥行业的优惠政策没有“佛光普照” “慈航普渡”,不少化肥企业没有享受到这种优惠反而间接导致了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有悖于对化肥市场进行改革的初衷。综上所述,化肥行业价格体制的改革不论什么时候付诸实施,对肥市走势的影响相当巨大,想避开这个坎趟过这条河是不现实的。有消息称,《原油市场管理办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公布后,民营企业对此普遍表示了谨慎的乐观,而两大集团对此则反应平静,在肥市上,声称积极应对的不少,而抱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想法的更是不少,“随大流” “无所谓”的比例同样不在少数,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将“宝”通通押在了国家相关部门身上,看来很合时宜地出台政策,对有利时机进行牢牢把握,对国家相关部门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它会直接影响着2007年的中国肥市,原来想好的标题《2007年中国肥市的×大猜想》和开头部分不能再用了,因为第一点就想了这么多,限于篇幅,下篇再猜想吧!


作者:坤哥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关注化肥价格改革 (2007-1-12)
  ·2007年1月国内化肥价格走势分析 (2007-1-12)
  ·外资进入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2007-1-12)
  ·2006,影响中国农资行业关键词排行榜 事件篇 (2007-1-12)
  ·政策因素仍将影响尿素市场 (2007-1-12)
  ·2007年化肥进口业务全面展开 (2007-1-12)
  ·陕西开展农用硝酸铵含量超过50%的专项检查 (2007-1-12)
  ·国内部分地区化肥价格行情分析 (2007-1-11)
  ·供应商对钾肥提价充满信心 (2007-1-11)
  ·控释肥行业标准今年有望出台 (2007-1-1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