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区晚稻浸种工作已经开始,截至6月29日,全区已浸晚稻种子368.5万公斤,占应播的16.1%;中稻面积213.8万亩。随着早稻的陆续成熟,部分稻飞虱将迁移晚稻秧田为害。目前灯下稻飞虱虫量比上年同期多,右江河谷等局部地区早稻稻飞虱混合种群密度较高,且全区多地遭受洪灾,植株组织受损,稻株抗逆性较差,在灾后恢复生产的同时,早稻后期及中稻的病虫管理决不能松懈,晚稻秧田病虫防控也不容忽视,各地要继续提高认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好以稻飞虱为重点的秧田病虫监测与防控工作。
一、稻飞虱发生动态
全区普遍发生,其中右江河谷及桂东北局部稻飞虱虫口密度较高。灯诱监测: 全区37个县(市、区)6月26~30日测报灯下成虫总诱获量为18941头,是上年同期的4.1倍;白背飞虱比例44.8%,比上年同期高10%左右,比历年平均低21%左右。田间发生动态:早稻百丛虫口密度一般283~671头,高的1016~2403头,因连日降雨影响防治,右江河谷、桂东北等局部稻区重发,百丛虫量高的2833~6300头,永福县个别田块高达11660头,田阳县极个别失防漏防田块已有“冒穿”现象。中稻区局部百丛虫口密度一般1100~2260头,高的2886~3110头。
二、防控措施
(一)各地要继续深入田间调查,时刻关注害虫发生动态,及时有效应对。稻飞虱等病虫发生较重的地区,要及时指导农民抢晴施药,做好早、中稻和晚稻秧田的田间管理。在稻瘟病历史发生区,要做好病害监测预警和指导防治工作。
(二)晚稻种子消毒及秧苗管理
晚稻播种在即,种子消毒可减少多种病害的初侵染源,秧苗期也是易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虫害的时期,须有针对地做好晚稻种子消毒与秧苗管理工作。
晒种:晾晒种子1天,提高种子活力。
种子消毒和带药移栽:可使用咪鲜胺、强氯精浸种,和吡虫啉拌种播种,可有效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三化螟、稻瘿蚊等害虫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秧苗移栽前3天喷施送嫁药,可有效防治本田前期的稻蓟马、螟虫、稻飞虱及传播的病毒病。
防虫网全程覆盖育秧:用20目以上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抛秧前送嫁药保护;无防虫网覆盖育秧和未进行种子药剂处理的,秧田需每隔10天防治一次稻飞虱,抛秧前送嫁药保护。
另外,近期粘虫在宜州、南丹、乐业、蒙山等地局部发生,主要为害甘蔗、玉米和水稻,目前,发生虫情的地区已采取有效措施,防控效果较好,未发现虫情的适宜发生区要继续加强监控,防止其迁入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