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以来,我省粘虫监测点陆续监测到一代粘虫成虫、卵,二代粘虫若虫,蛾成虫的高峰期。据全省各监测数据分析预计,全省二代粘虫孵化盛期集中在6月底至7月上旬,全省发生面积预计250万亩次,为中等发生年份,但局部存在大发生的风险。望各地加强监测,做好防控工作。
一、发生动态
1、一代蛾成虫始见期、高峰期普遍比往年提前。从目前统计数据看,今年我省糖醋诱蛾成虫普遍集中在5月底和6月上、中旬。由于今年夏初气温高、雨季推迟,我省粘虫发生盛期提前。文山市糖醋盆高峰日出现在6月 3-4日,比去年提前8-9天,峰日蛾量27头(♀12、♂15),比去年的21头多6头。昭通市威信县迁入高峰期为6月3日至6月14日,为期11天,迁入高峰期较去年提前15天;昭通市镇雄县监测显示,始见期为5月26日,比去年的6月3日提前8天。
2、总体诱蛾量低于去年及大发生年份。始见以来,全省的监测点中除广南县、威信县诱蛾量略高于去年外(其中广南比去年同期10头多199头,比大发生年2013年同期127头多82头),其余各监测点诱蛾量均低于去年同期,为中等发生年份虫量。据曲靖市6月1日-15日各监测点显示,诱蛾共计779头,比去年的882头少11.7%,是近三年的最低值,是大发生(2012年)的8%。昭通市的昭阳区同期诱蛾量1359(头)比2016年(719头)多640头,比2015年同期的1035头多324头,比2014年同期的922头多437头,比2013年同期的942头多417头,比重发生年的2012年同期的2028头少669头;永善县、镇雄县均比去年分别少26头、减少12头。
玉溪市通海县与最高年的2011年比同期虫量也少188头。红河州石屏县比去年同期少131头,其中:6月1日—6月15日,168头(♀98♂64)。文山州文山市5月15日至6月12日共诱蛾81头(♀50、♂31),比去年同期113头少32头;西畴县5月15日至6月10日糖盆诱蛾31头,比去年同期50头少19头。
3、田间卵块调查数少于去年。目前仅有昭通市威信县比去年多外,其它均低于去年同期。据曲靖市各县(市、区)监测点显示,6月1日-15日共诱卵292块,比去年少43.7%,是近三年最低值,是大发生年(2012年)的2%。昭通市彝良县近期调查,玉米田间卵块平均密度为4.6块/百株(去年为6.5块/百株),平均卵粒数为37粒/块(去年为45-55粒/块),平均百株枯叶率为53%(去年为56%),枯叶着卵率为9%(去年为9.31%)。6月8—9日丽江市监测点调查小麦田大田卵块调查显示,每平方平均有卵块0.88块,(2016年1.33块),幅度为0-6块;比2016年轻。6月13日,石屏县对30余亩水稻田调查,共调查250丛,查得卵块11块,总卵粒数555粒,无死卵粒,孵化8粒,平均每丛有活卵2.2粒,平均每亩有卵8.33万粒,与去年同期相比亩少2.16万粒。
4、南部临沧、版纳局部甘蔗田出现二代粘虫暴发。截止6月17日,据不完成统计版纳州勐海县粘虫累计发生7397亩。在勐宋乡曼方村委会蔗地严重发生甘蔗粘虫危害50亩,虫口密度达60-80头/株,以1-3龄幼虫为主。
据2017年6月18日调查,临沧耿马华侨蔗区(南华糖业集团)粘虫共发生18个点,平均虫口密度464头/平方,最高781头/平方,最低268头/平方,呈点面分散发生态势,发生面积2000亩(统计面积)。亩虫量高达30.9万头,若按每亩5000株计,超200头/百株防治指标的31倍。
二、趋势预报
根据各监测点的诱蛾、诱卵量调查情况,并结合农作物栽插进度、天气、田间农事活动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省二代粘虫为中等发生年份,但局部存在大发生的风险,发生面积250万亩。发生盛期在6月低至7月中旬,主要对山区玉米、甘蔗、水稻等作物生产威胁较大。
近几年我省出现一代、二代、三代点片暴发现象,对我省秋季作物已造成过严重为害。今年我省播种后降雨不足、干旱等造成晚播田块缺苗断垄、长势差,由于粘虫迁飞降落的随机性,加上6-8月降雨分布不均,不排除粘虫小范围集中为害长势较差的和迟播的田块。加上粘虫存在境外迁入风险大、盲点多。从版纳州当前二代粘虫暴发经验看,其一代蛾子虫量也并不高。因此,望各地要加大田间调查频度和力度,一旦出现粘虫危害,及时组织进行防治,减少损失,减轻三代粘虫的暴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