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钾肥
当前,全球钾资源丰富却因分布不均衡而极易形成垄断供应,同时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还在加剧。作为可溶性钾资源相对短缺的中国,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期间如何保证钾肥可持续供给?6月底,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了全国钾盐与钾肥科学技术交流大会。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要同时走国产、进口、境外开发三条路,打造稳固的钾肥供应“铁三角”格局。
农业部土肥技术处处长杨帆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我国土壤普遍缺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缺钾土壤已经达到4.5亿亩。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钾肥需求量也将增加。
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会长李刚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钾肥自给率从2004年的不足30%增加到2013年的54.2%,不过2013年仍然进口钾肥折氯化钾637万吨,表观消费量折氯化钾达到1462万吨。
无机盐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副秘书长亓昭英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经形成的资源性钾肥产能约折合氯化钾990万吨,加工型钾肥产能近334万吨实物。全行业共有规模资源型钾肥企业43家,加工型企业约130家。“十二五”末,随着青海盐湖集团、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青海滨地、中农兴元钾肥公司等新建扩建装置的投产,我国钾肥产量预计可以达到折氯化钾实物近850万到900万吨。
亓昭英表示,我国钾肥供需50%左右的缺口,引来了全球钾肥生产商对缺口份额的争夺。到今年4月加钾公司在中国落户为止,世界钾肥供应商悉数在中国落地,国产与进口的角力进入正式程序,未来供应格局可能会有颠覆性的重塑。
李刚强调,业界提出“十三五”期间打造钾肥“铁三角”发展格局,意味着行业要从“无序竞争”走向“竞合”,要在国产与进口相互支撑进程中,格外重视境外基地建设和难溶钾的研究开发。
据悉,近年来我国境外钾肥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境外钾肥项目已有26个,分布在9个国家,装置总产能197万吨,计划产能1010万吨,未来有望成为国内市场的有效补充。
钾肥企业代表及专家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为保证钾肥供应三条路畅通,国家应尽快建立国产、进口钾肥大型储备基地;制定和完善融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勘探开发国内外钾资源,特别是对重点资源矿区周边和深部开展勘查,发掘新的资源,鼓励大型企业在海外兴办钾资源产业;针对钾肥全年生产季节性消费的特点,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取消加工型钾肥出口关税限制,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淡季旺季均衡生产;希望境外钾肥基地的产品运回国内时,能享受进口资质和优惠政策。
业界观点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兴富:尽管我国钾资源剩余储量有限,但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我国钾资源开发利用完全可以再持续50年。未来钾肥工业发展应尽快建立国产、进口钾肥国家级大型储备基地。多年来我国实施的钾肥联合谈判进口机制,保证了进口钾肥的“洼地价格”地位,这为我国建立储备创造了条件。由于农化产品季节性需求突出的特点,国家在钾肥方面已经建立了淡季储备制度,设立了专项基金,增加淡季化肥储备量,以达到稳定农资价格的目的,这是非常好的政策措施。建议在当前国际市场钾肥供大于求、经济环境对我国有利的情况下,可在储备进口钾肥的同时兼顾储备国产钾肥,比例最好是国产占到2/3,进口占1/3。尤其对钾肥主产地青海、新疆等偏远地区,运输能力有限,国产钾肥储备有利于推动钾肥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内蒙古天宇汇景集团董事长刘贵忠:今后,国内钾肥企业重点工作是推动行业调转升级,发展循环经济。为此,需要加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高端,实现钾肥产品的差异化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公司与文通钾盐集团合作投资的60万吨/年精细钾肥项目已经启动,目的就是向以氯化钾为原料的钾系列产品高端产业链延伸,实现产业升级,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河北工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袁俊生:开发新的钾肥资源势在必行。海水中的钾总储量是陆地的几万倍,且是可持续开发的天然资源。目前,我国自主开发的海水制钾新技术可以生产出媲美进口产品的优质钾肥,完全可以与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配套实施,或与海水制盐及纯碱工业结合推进。预计到2020年,海水提钾产业化规模将达到100万吨以上,可有效弥补我国陆地钾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
吉林省金秋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副总经理孙大放:钾肥行业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力争形成产业集群品牌。第一要加强企业生产质量规范、体系认证工作,推动企业管理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第二要使企业实施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国家要树标杆、推经验,引导行业标准化水平整体提升;第三要把全面质量管理落到实处,抓方法推广,抓基础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综合水平。同时,要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打击违法侵权行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