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份以来,磷铵逐渐告别了7、8月时成交的火爆,价格也随之一步一个台阶地下行。截至目前,部分企业的成交价格已逼近成本,而下游对此仍多持观望态度。从昔日的供不应求,到如今的门可罗雀,现在是不是谷底?
出口政策会不会卡住
今年,二元肥出口对磷铵而言,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二元肥今年出口总量达300万吨,目前企业出口配比基本均为氮磷比20∶20,如此相当于变相出口磷铵。目前,二元肥出口关税政策仍未有定论,下游贸易商不敢轻易出手,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磷肥出口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产能过剩,若出口政策全面紧缩,一方面多余的产能只能由国内市场消化,届时不免出现价格的蓝海战术,一部分中小企业将会因为成本因素而面临被淘汰,行业整合步伐加快。另一方面,出口减少将导致国际肥料市场供应紧张,受此影响硫磺价格可能进一步走高,增加国内磷铵企业生产成本。
原材料一直在倒逼
磷矿石、硫磺、合成氨是磷铵生产的基本原料,硫磺一直依赖于进口却没有定价权。今年,国际硫磺价格一路上涨,近期国内二铵价格的骤降,坊间有消息称是磷铵企业联手逼迫硫磺降价,而结果却是收效甚微,硫磺近日虽盘整,价格却仍处高位。另外,作为磷铵的主要生产原料,用“疯狂的石头”来形容今年磷矿石的价格走势有过之而无不及。30%品位的磷矿石目前已达560元(吨价,下同)左右,比去年同期的每吨410元直线上涨超过100元,且继续保持稳步上涨态势。磷铵成本的涨幅已超过自身价格的上涨,企业难以通过提价来转移成本压力,只能压低利润空间,这也是近期磷铵企业停车数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下游经销缺乏信心
磷铵行情的好坏与下游复合肥厂及经销商的需求息息相关,目前在肥料市场整体低迷的大环境影响下,磷铵成交量也难有起色。除部分经销商试探性少量拿货外,鲜有大规模采购。企业方面试图用降价促进成交,而伴随价格“连日阴”的,却是市场信心的失落。另一方面,入秋以来粮食及多种经济作物价格的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用肥的积极性。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加之目前社会上劳动力的缺乏,使得部分农民宁愿外出打工,土地撂荒,这也降低了部分经销商的备肥量。
总体来看,磷铵今年的冬储较之往年不容乐观,虽入市有风险,但目前行业内整体库存量不大,谨慎之余经销商还是应该根据当地情况适量备些货,以免行情转好时货源偏紧,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