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由于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再加上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可以说“生意难做”已成为农资企业、经销商的一种共同感受,或者说已经成为业界的一种共同慨叹。这令广大经销商殚精竭虑,穷于应付。
日前,笔者在山东省五莲县街头镇采访一位镇级经销商时,他道出目前影响农资市场发展的三大困惑:
一是年复一年的批零倒挂。这几年,大家一直以牺牲尿素、碳铵、地膜收益为代价,和复合肥捆绑在一起销售。如尿素,去年10月份前后,由于受出口的拉动,价格持续走高,很多经销商只得放弃冬储。3月下旬经销商拿货价格大多为2050元/吨,有的甚至还高一点,而和复合肥一起捆绑销售的价格大多为1900元 /吨,甚至卖1800元/吨,想以此带动复合肥的销量。正是这种倒挂销售搞得大家都很疲惫。
二是经营新手特别是无证经营的游击队销量大增。过去农民购买农资都相信那些老经销商,觉得他们经验丰富、质量可靠。而近年来农民的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刚入行的新手受到了欢迎。这些人由于不懂农资,所以吹嘘起来也就特别胆大,什么货都敢卖,什么都敢承诺。正是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乱承诺,搞得农民团团转,信以为真。他们大多像搞传销一样,要么上门入户说服动员,要么直接将农资送到农户家里。农民一是碍于面子,不得不购买他们的产品;二是觉得反正人家赊着,不赊白不赊,就这样不自觉地购买了农资。但实践证明,这些新手的生命力不会持久,最多一两年就会垮台,因为他们的农资质量根本没有保证。他们卖一年算一年,根本就不会有长远打算。今年张三倒了,明年又冒出个李四,年年有人倒台,年年有人跟进,严重冲击了正常经营。
三是假冒伪劣依旧横行,对正规产品冲击太大。今年的复合肥市场依旧不容乐观,假冒伪劣仍旧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在有的地方甚至是出现了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极端不健康状态。尽管从上到下,从媒体到业界,农资打假呼声一片,并且一批批假农资事件也被频频曝光,很多化肥企业也纷纷参加到打假一线,并作出质量承诺,接受社会监督。但是,假冒伪劣依旧屡禁不绝、横行于市。在山东省消协公布的2010年十大典型案例中,农资投诉仍是热点,农资假冒伪劣依旧是一个沉重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