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水涨船高的国内硫酸钾产业开始跌入低谷,在经过粗制滥造、恶性竞争等残酷局面后,国内多数硫酸钾加工企业不得不面临生存的考验。
面对多数硫酸钾企业深陷经营窘境的局面,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一刀切”政策难逃其咎。
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和化学工业协会一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钾肥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碳酸钾等多个种类,主营相应项目的企业性质也各有不同,其中包括资源型企业、加工型企业等,而从事加工型硫酸钾的绝大多数属于民营企业,资源型企业则大多属于国有性质。
“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相关部门制定的税收政策并没有将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区别开来,也没有搞清楚不同钾肥企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奖惩制度"一刀切"。”上述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硫酸钾加工企业面临的不公平政策主要表现在增值税和提高出口关税几大方面。
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家相关部委曾出台政策,将钾肥生产企业上缴13%的增值税先征后返,而在具体操作中,政策的诸多漏洞也凸显无遗。
“这个文件在很多细节上没有明晰,比如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以及税款返还时间上的执行等等。”青海盐湖集团(000578,股吧)一名负责人说。
据其透露,民营加工型企业与经营氯化钾的国有资源型企业在利润空间上存在几大差距,资源型氯化钾企业每吨的利润高达60%左右,而加工型钾肥企业好的利润则每吨仅有3%—6%。
除了增值税的返还问题,出口关税的提高也同样是致使加工型企业雪上加霜的另一把利剑。
2008年5月,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将化肥特别关税提至105%-135%,原本以保护国内资源和稳定国内市场为目的提高的关税却让大部分民营企业承受了灭顶之灾。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除少数资源型国有企业外,大部分硫酸钾的生产需要以进口氯化钾为原料,属于比较典型的来料加工型产品。对于全国仅有180万吨装置能力、加工型的硫酸钾企业而言,提高关税则无疑大幅度地限制企业对氯化钾和硫磺两种主要原料的进口。
“高进高出是最适合出口的产品,但由于产业政策的限制,国内大多数企业不得不相互残杀,恶意竞争,中国的硫酸钾出口量也就大幅缩水。”上述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