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我国复合肥企业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农资网 2011年5月20日 15:41 【
关键词:复合肥
  2010年,随着金正大、新都化工和司尔特成功上市,加上此前已经成功上市的芭田股份、鲁西化工以及华昌化工等公司,A股市场已经形成一个复合肥行业的板块。此前国内知名的化肥上市公司基本以氮肥、钾肥行业为主,而国内大型的氮肥企业大部分均已上市,因此未来化肥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复合肥行业。为此,记者对复合肥行业做一个深入的调查。
  
  根据企业的特点,我国复合肥产业区分为纯复合肥企业(以芭田股份、金正大为代表)、氮肥型复合肥企业(以华昌化工、鲁西化工、四川美丰为代表)、磷肥型复合肥企业(以六国化工、司尔特为代表)三种类型,分析不同类型复合肥企业的优劣势。
  
  记者对2010年复合肥企业上市业绩的调研发现,盈利能力靠前的复合肥企业大都为纯复合肥企业和磷肥型复合肥企业,如芭田股份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最高,达到17.3399%,净利润达到10482.3万元,司尔特的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15.9831%,位列第三,净利润也达到9495.67万元,而氮肥型复合肥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其中,河池化工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只有1.56%,净利润也只有546.1万元,天润发展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0.328%,净利润为-34142.9万元,位列最后两位。
  
  不同业态复合肥企业比较
  
  纯复合肥企业
  
  纯复合肥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一般投资规模较小;产品单一,基本只有复合肥,其他副产品比较少、其生产复合肥用的所有原材料都是外购,远离原材料产地,自身没有资源。
  
  这类型的企业未来的发展路线一方面是进行扩张,提高产量,从而提高自身原材料的议价能力,降低原材料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产品差异化,利用自身紧靠消费市场,对市场需求掌握及时的优势,抓住市场动向,做精做细自己的市场,树立品牌形象。
  
  在经历了2008年的化肥过山车行情后,这类企业最明显的变化是改变了过去的经营思路,将重点由以前的储存货改变为以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创造品牌,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构在产品创新上,着力实施科技先导的差异化战略,不断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的发展。逐渐重视品牌建设,以先进的营销理念,出色的市场推广获得快速发展,开创了复合肥营销新模式,并在区域市场内形成了强势品牌的地位。
  
  氮肥型复合肥企业
  
  氮肥企业发展复合肥主要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原料优势,以尿素作为复合肥的主要原料。第二,管理优势,合成氨和尿素厂由于生产工艺比较复杂,所以在技术上储备较大,有很好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人员。第三,基础设施优势,由于氮肥企业投资大,包括水、电、汽、运输等公用工程相对比较完善,很多氮肥企业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等;液体尿素可以直接打到高塔可喷浆车间,可以省去尿素熔融工序,节约成本;拥有一定基础的市场和销售网络优势。
  
  在尿素供大于求的今天,很多尿素厂开始需求多元化发展,扩展产业链,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向下游产品延伸,从而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加了核心竞争力。但是市场上也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即氮肥型复合肥企业在复合肥产品销售上不如纯复合肥企业。
  
  磷肥型复合肥企业
  
  复合肥是二次加工产品,其中磷、钾元素都属于资源性产品,因此拥有磷、钾资源的企业就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地磷矿产地的企业在资源上就有较大的优势。
  
  这类企业的特点是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磷酸二铵或者磷酸一铵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同时在生产上,大部分的磷铵生产装置和复合肥生产装置可以实行转换,即这类企业的生产装置可以生产磷铵,也可以生产复合肥。在这种生产的优势上,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可以在复合肥市场景气的情况下选择多生产复合肥产品,在磷酸二铵景气的情况下,选择多生产磷铵产品。
  
  大多数观点认为,复合肥是简单的化肥加工行业,只是氮肥、磷肥以及钾肥的简单混合,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靠储存货的方式,因此对复合肥市场的理解主要从氮肥、磷肥、钾肥的角度考虑就可以了;同时,由于复合肥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复合肥行业竞争激烈,资本市场通过分析以上种种因素,将复合肥行业的盈利模式归纳为贸易企业式的储存货,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取决于存货的市场价格变化。
  
  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复合肥生产技术日渐成熟,各种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我国复合肥产业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浓度复合肥正在逐渐替代低浓度复合肥,化肥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此外,随着氮磷肥的供需总量趋于供大于求,供应对需求的制约和影响正在降低,需求拉动供应的时期正在开始。面对这种局面,复合肥正从过去同质化大宗商品走向差异化的消费品。
  
  一些优秀的复合肥企业逐渐开始重视品牌建设,以先进的营销理念,出色的市场推广获得快速的发展,开创了复合肥营销新模式,并在区域市场内形成了强势品牌的地位。复合肥行业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消费品行业的特征,产品差异化和针对性更明显,用户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更重视品牌效应。为此,企业逐渐开发了一些新的产品,例如专业、系列性的复合肥、功能型复合肥、缓释肥料以及节水农业型复合肥产品,并开展了多种经营渠道,如驻点直销、区域代理、连锁店、加盟店、农资超市以及结合现在物流系统的邮政网络销售等方式以适应市场竞争。
  
  
  复合肥已从同质化大宗商品走向差异化消费品
  
  我国传统企业生产产品大部分是通用型复合肥。这种复合肥养分配比固定,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也很小,基本上属于同质商品,在计算价格和成本的时候,只需要考虑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乘以对应的价格即可,缺乏增值空间。竞争的时候都是相同的含量、重量、宣传材料、设计风格,甚至是相同的产地、销售区域和目标客户,消费者感受到的信息都是相似的,无差别的,因此厂家都是在成本上进行拼杀,导致复合肥行业可获取的利润空间有限。
  
  在硫基复合肥产品中,芭田、中阿、金正大、红日阿康等注重品牌销售的企业的产品价格要比走同质化竞争的产品价格更具优势。由于氯基复合肥长期处于同质化竞争阶段,在氯基复合肥产品中,中阿、金正大、红日等注重品牌销售的企业的产品价格要比走同质化竞争的产品价格更具优势,但除了中阿以外,其他企业产品的优势没有硫基复合肥优势明显。可以看出,部分企业已经率先走出了同质化的竞争阶段,开始重视品牌建设,具有较先进的营销理念以及出色的市场推广能力的复合肥企业的产品,有助于减少价格弹性,因此产品自然与竞争对手产生差异,生产厂家可以确定自己的产品价格,而不轻易随竞争者的价格波动而大幅波动,其售价要比普通厂家要高,利润空间更大。并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宣传和利用农化服务进行推广,加深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的印象,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吸引消费者的重复购买以及建立消费偏好。
  
  农资行业的服务与其他行业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客户为中国最大的群体农民。只有通过提升农民的思想意识水平才能使农民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品牌,同时农民意识的惯性也决定了农民一旦从农化服务中感受到了企业真正的服务意识后,会加强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芭田是目前我国农化服务工作开展最好的复合肥企业之一,其产品已经走出了同质化的竞争阶段。
  
  目前,复合肥已经开始脱离大宗商品的同质化竞争,具有了消费品的特征。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对我国农户复合肥消费行为基本特征调查问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竞争激烈的农村复合肥市场上,必须考虑到不同用户对复合肥消费行为的基本态度和差异,分析农户对复合肥产品的广告关注程度、产品信息的来源等,做出适当的营销策略,制定合理和高效的复合肥广告宣传策略,生产具有差异化的产品,以满足农户对化肥的偏好,从而获得相对更高的市场份额。
  
  中国复合肥的需求特征与未来发展
  
  1961-2010年的50年间,世界化肥用量从0.31亿吨(折纯)增长到1.4亿吨,同期粮食产量从8.77亿吨增加到21.06亿吨,单位面积产量从1.35吨/公顷增加到3.11吨/公顷。FAO的资料显示,在发展中国家,施肥可提高粮食作物单产51.4%。从其他主要粮食生产国家来看,化肥的施用主要以复合肥为主,主要国家的复合率在70%以上,而我国目前仅为31.4%。
  
  2009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5404万吨(折纯),其中复合肥施用量1699万吨(折纯),复合率仅为31.4%。农业部门曾要求到2010年化肥复合率达到50%,但现在看来不可能实现,而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今后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我国仍将把调整化肥结构,加快复合肥料的发展,提高其在化肥施用中的比例,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因此,可以看到未来几年我国的复合肥料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90年代后,我国复合肥施用量的增速明显高于氮、磷、钾单质肥及全部化肥施用量的增速。虽然我国化肥复合率过去25年一直保持增长,目前达到31.4%,但与农业技术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美国、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的复合肥施用比例都在70%以上。
  
  三元复合肥中养分配比的通用型复合肥仍是主流,其市场占有率达到54%。我国复合肥形成这样走高浓度、一次性基施、通用型道路主要受到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结果影响比较大。因为当时普查的时候发现我国土壤结构普遍缺磷钾,施用磷钾肥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因此当时在全国大力推动通用型配方复合肥的发展。但随着我国化肥用量的急剧增加,特别是大量施用磷酸二铵,磷肥用量不足的问题已经得到大大缓解,土壤普遍出现磷素的大量累积。同时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缺钾的现象也得到缓解。
  目前复合肥的施用主流仍然是高浓度、一次性基施为主,甚至目前复合肥厂家倡导施用更高含量的复合肥,例如史丹利开发了N18-P18-K18总养分为54%的高浓度复合肥。这种养分发展趋势与土壤养分情况相背离,势必造成肥料利用效率低下。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精细型复合肥产品,开发不同作物、不同时期使用的系列配方肥。
  
  目前较热门的缓控释肥料是解决肥料利用效率低的一个方向,但是由于真正意义的缓控释肥料成本较高和推广难。化肥行业通过建立缓控释肥的标准,标准的要求与发达国家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形成了目前缓控释肥的市场,现在国内缓释肥大都是缓释尿素掺混磷肥和钾肥,缓释效果有限。而真正的控释肥则几乎没有在大田作物应用。从发达国家的数据来看,因为成本的原因,缓控释肥料将很难成为我国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我国肥料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与水资源的利用、与农药的使用协同,建立在深耕细作的基础上,以环保、节水、生态环境友好,以农田地力的长期可持续作为目标,发展专业化、精细化的肥料。
  
  同时,随着土地的流转,必将打破原有的小农经济格局,为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而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经营必将提高化肥需求的集中度,这种集中度的提高将打破目前乡镇级零售商壁垒,为规模化的连锁经营在零售终端的实施成为可能,为整个农资流通体系的变革带来了机遇,甚至创造出不同的生产销售模式,例如芭田股份的原生态模式,针对不同的用户需要,生产专业化的配方,能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近年来,以缓释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世界缓释肥产能达到700万吨(中国产能占250万吨),年产缓释肥料200多万吨,缓释肥料成为未来肥料行业发展方向之一。其中硫包衣30万吨,生化抑制剂20万吨,脲醛类10万吨,肥料包裹5万吨,树脂包衣5万吨。目前产能250万吨,硫包衣80万吨,梅抑制剂60万吨,树脂包衣55万吨,肥料包裹性35万吨(自主知识产权),尿醛20万吨。我国缓释肥料发展较快,2009年我国缓释肥产量达到70万吨。据记者了解,国内大部分有实力的复合肥企业都将推出符合缓控释肥标准的产品,所以未来缓控释肥市场的竞争局面将会比较激烈,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节水农业是发展生态环保农业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节水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则把水资源的利用与化肥施用结合起来,将相互制约的施肥与灌溉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大大节省资源投入和劳动力成本。水肥一体化技术逐渐在我国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发展很快。目前,在浙江、山东、广东、广西、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的设施农业、蔬菜、水果、香蕉及棉花、马铃薯、玉米、甘蔗等大田作物上得到大面积的应用。
  
  即便如此,我国的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发展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美国的有效灌溉面积为3.83亿亩,不足我国的一半,但喷灌和滴灌面积却占87%左右;以色列80%以上的灌溉面积采用了先进的滴灌技术;瑞典、英国、奥地利、德国、法国、丹麦、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等国家,喷灌和滴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例都达到了80%以上。我国喷灌和滴灌面积的总量及其占灌溉面积的比例都很小,与我国水资源的紧缺形势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不相适应。未来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喷灌和滴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而其他简易节水灌溉方式的发展速度将减缓。
  
  水溶性肥料作为新型环保肥料使用方便,可和喷灌、滴灌结合使用,并可喷施、冲施,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用水,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下,水溶性肥料是保证农业持续、高效的有效途径之一。灌溉施肥既可供水又可供肥,还可节约劳力。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由干旱导致的农业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去年西南的干旱造成了大面积作物绝收,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节水农业是发展生态环保农业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水溶性肥料只有与配套的灌溉设备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益,而当前灌溉设备成本较高。根据节水规划,到2020年将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并基本实现现代化管理;农田灌溉面积达到6000万公顷以上,其中64%的面积要达到节水灌溉规范要求;万元农业产值耗水量减少15%,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55%左右,新增年农业节水能力300亿立方米;粮食作物的水分生产率要达到1.6公斤每立方米,实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00亿公斤。
  
  现在国际上的水溶性肥料产品都相当成熟,但都集中在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全球最大的水溶性肥料—智利化学矿业公司(SQM),以及挪威的雅冉(YARA)公司,英国的欧麦思(Omex)公司,以色列的海法(Haifa)公司,德国的圃朗特(Planta)公司,美国的施可得(Scotts)公司,其中大部分品牌已经来到中国,并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原材料的特征决定了复合肥成为我国未来化肥行业发展的方向
  
  为了让化肥更好地被植物利用,同时减少化肥对植物可能造成的伤害,一般要求直接施用的化肥是颗粒状的,这就要求粉状的原料肥造粒后施用,复合肥一般都经过了造粒的过程。目前国外大部分直接使用的单质肥,如优质的尿素、氯化钾等,都是大颗粒的肥料,而小颗粒和粉状肥料则作为复合肥的原料。
  
  从生产复合肥所需要的氮、磷、钾三大原料来分析,我国氮肥主要来源是尿素、氯化铵、硝铵和硫酸铵,国产尿素主要是小颗粒尿素,氯化铵和硫酸铵都是粉状;在磷肥方面,由于我国的磷肥品位较低,大部分只能生产粉状的磷酸一铵和过磷酸钙;在钾肥方面,我国钾肥以进口为主,长期以来进口加拿大和俄罗斯的钾肥也都是粉状的。产自我国青海的钾肥,除了盐湖集团的部分产品外,也大都以粉状为主。以上三种基础原料都是粉状的,决定直接施用的方法不符合我国目前肥料结构,因此只能通过再加工形成颗粒状的复合肥,方便农民的使用。因此,原料决定了我国化肥发展的方向是以复合肥为主。
  
  2004至2008年,我国复合肥进出口的总体形势是进口复合肥数量逐年下降,出口增加。这是因为,近年我国复合肥行业发展迅速,随着质量提升以及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使得进口复合肥市场占有率进一步萎缩。但到2008年,国际硫磺与钾肥价格暴涨,磷复肥生产成本和价格大幅提高,国内部分用户放弃价格高企的进口复合肥,从而使得复合肥进口数量出现了新低。同时,为了保证国内供给,国家在进行价格管制的同时,连续调整了化肥的出口关税,以达到控制出口的目的。
  
  2009年大部分化肥品种都是顺差,然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却出现了大逆差,出口大幅下降,进口大幅增加。出口的减少是由于复合肥出口关税较高,1-9月份关税为110%,10-12月份为95%,这样的关税情况下复合肥出口减少可以理解。
  
  在我国复合肥供远大于求的今天,进口量依然较大,因为进口复合肥在我国沿海地区拥有相当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从统计数据来看,进口复合肥主要是硝基复合肥(复合肥的高端品种)。从市场分布的品牌以及销售价格来看,品牌主要是挪威海德鲁复合肥、俄罗斯阿康复合肥、比利时狮马牌复合肥等,都属于复合肥高端品牌,销售价格比国内普通复合肥价格高出1/3左右。这类型的进口复合肥一直占据我国高端复合肥市场。
  
  农业部肥料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底我国复合(混)肥企业多达5587家,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有4500家左右,设计产能3.7亿多吨(设计产能是指各个企业在申报国家批准时提供的产能数据)。最主要的复合肥生产大省是山东、江苏和湖北。由于产能中大部分是成本低、工艺简单、投资低的复合(混)肥装置,造成了复合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复合(混)肥产业结构明显失调。
  
  出于大力扶持农业发展的需要,中央连续多年出台支持农业发展的一号文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而化肥属于最重要的农资产品,是粮食的“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世界农业发展实践证明,施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采取最快、最有效、最重要的增产措施。从国外主要粮食生产国家来看,化肥的施用以复合肥为主,主要国家的复合率在70%以上,而我国目前仅为31.4%;同时我国化肥原材料的特征也决定了我国未来化肥行业发展的方向是复合肥。
(作者:张高科     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