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省冬后基数调查,结合历史资料、全省水稻生产区域特点及未来天气趋势综合分析,今年一代二化螟预计在全省大部稻区大发生,如防治不力,早稻枯鞘率可能达到20%,中稻枯鞘率可能达到30%以上,造成缺苗。具体预报如下:
一、发生程度
预计一代二化螟在鄂东、江汉平原大发生(5级),主要危害早稻和中稻秧田。早稻大田平均亩卵量在500块以上,中稻秧田平均亩卵量将达750块以上。鄂北、鄂西北稻区、鄂西南稻区中等偏重发生(4级),主要为害中稻。
二、发生期
预计江汉平原中南部、鄂东南、鄂东沿江稻区成虫羽化盛期4月18日~5月9日,卵孵盛期4月30日~5月19日, 发生期比去年早2~3天,与常年持平。鄂北、鄂西稻区成虫羽化盛期5月9日~5月24日,卵孵盛期5月19日~6月5日,发生期与去年持平。江汉平原、鄂东一代二化螟将会出现两个明显的孵化峰,5月3日~5月6日,5月12日~5月15日。
三、主要依据
(一)冬后残虫基数高。据4月残虫量剥查:江汉平原冬后每亩活虫基数180-17656头,加权平均4992.76头,比去年略低,但当阳、天门、黄陂等地基数大幅增加,如当阳平均每亩活虫量达到17656头,比去年增加了235%,比历年增加141%;天门加权平均每亩活虫基数达到11458.32头,比去年增加了52.17%,比历年增加61%。鄂东每亩活虫基数2656-4850头, 加权平均3741.77头,比去年降低49.43%;鄂北随州、襄樊平均亩活虫基数1051.2头,与去年基本持平,比常年增加38%。鄂西南加权平均每亩活虫数2107.77头,是去年同期的72.18倍。鄂西北十堰每亩活虫基数0-5520头,平均1451.61头,比去年同期降低57.3%。
(二)发育进度:江汉平原仙桃市4月22日剥查,冬闲田老熟幼虫187头,化蛹率35.65%,其中预蛹至6级蛹所占比例分别为5.36%、11.67%、14.83%、4.41%、4.10%、0.63%、0;小麦田老熟幼虫82头,化蛹率22.12%,其中预蛹至6级蛹所占比例分别为5.31%、8.85%、5.31%、1.77%、3.54%、2.65%、0;油菜田老熟幼虫39头,化蛹率为20%,1~6级蛹所占比例分别为2%、4%、10%、2%、4%、0。鄂东罗田、蕲春、红安剥查,冬闲田老熟幼虫98头,化蛹率为39.9%,其中预蛹至5级蛹所占比例分别为6.8%、6.8%、10.4%、11.1%、4.3%、0.6%;小麦田老熟幼虫22头,化蛹率为51.1%,预蛹至3级蛹所占比例分别为20%、11.1%、13.3%、6.7%、;油菜田老熟幼虫33头,化蛹率为46.8%,预蛹至4级蛹所占比例分别为9.7%、12.9%、12.9%、8.1%、3.2%。鄂北襄州区4月22日剥查,幼虫46头,化蛹率3.34%,其中预蛹至6级蛹所占比例分别为16.67%、0、0、1.67%、0、0、0,羽化率1.67%。
(三)水稻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有利其发生。近年来全省大力推广轻简栽培技术,水稻机收面积扩大,冬种油菜小麦又给二化螟提供了补充食源,大大有利于二化螟的越冬存活,提高了有效虫源基数。冬闲田面积的扩大,对虫源基数和发育进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成一代二化螟的发生期拉长。
(四)气候对水稻二化螟的发生无不利影响。4月中下旬湖北大部高温少雨,有利于二化螟的化蛹羽化,转化存活率高。据中央气象台预报,4月底至5月中旬我省大部地区气温正常略偏高,南部降雨正常略偏多,北部降雨正常略偏少,局部地区出现轻旱,有利于二化螟的产卵孵化。
各地要因地制宜,切实做好“两查两定”,及时发布短期预报,分类指导田间防治。
湖北省植保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