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条锈病冬繁面积小、病情轻,早春病情发展缓慢,但4月初以来,随着气温稳定回升、降雨持续增多,湖北和西南地区东部病情迅速扩展,陕西关中、河南南部等黄淮地区南部陆续显症。截至4月21日,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达925.9万亩,涉及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陕西、甘肃、河南8省(市)61市(地区)306个县(市、区);与3月31日相比,发生面积增加了1.8倍,见病县点数增加了37.2%,已进入春季流行盛期。
4月份以来,湖北持续晴雨相间天气、且伴随两次大风,对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和扩散蔓延极为有利,目前发生面积410.2万亩,比3月31日增加了7.7倍;发生范围涉及江汉平原(荆州、荆门、天门、潜江、仙桃)、鄂西北(十堰、襄阳)、鄂西南(恩施、宜昌)三大区域的9个市(州)的20个县(市、区),以上区域发生面积分别占全省的63.4%、29.3%和7.3%。其中,江汉平原病情是1995年以来同期最重的一年,平均病叶率4.7%;仙桃、荆州、潜江、荆门、天门等地平均病叶率分别为15.2%、4.8%、3.4%、1.5%和0.2%,最高病叶率分别达100%、24%、12.7%、70%和1%。
近期,四川盆地、贵州东北部、重庆等西南地区东部小麦条锈病情迅速扩展;西南地区南部和西部由于小麦陆续成熟,病情趋于稳定。其中,四川发生面积259.1万亩,比3月31日增加了1倍;发生范围遍及全省21个市(州)的121个县(区、市)。重发区域为沿嘉陵江、涪江、沱江、安宁河流域,其中巴中、乐山、眉山、南充发生较重,最高病叶率均在60%以上。贵州发生面积75.1万亩,比3月31日增加了1.3倍,发生范围涉及除黔东南州以外的其余8个市(州、地区)的35个县(区、市)。当前重发区为西部毕节地区,北部、东北部和中部局部地区近期流行快、病点多,一般病叶率15%,最高达56%。重庆发生面积28.5万亩,比3月31日增加了18.7倍,共有15个县(区)见病;全市平均病田率14%,病叶率5.9%;铜梁最高病田率47%,病叶率100%。云南发生面积128.8万亩,共有14个市(地区、州)的84个县(区、市)见病,大部地区病情已经稳定。
4月中旬以来,陕西南部和关中、甘肃南部和东部、河南南阳等地小麦条锈病情进一步发展或逐步显症,与上年和常年同期相比,呈现发生面积小、见病区域少、显症时间晚的特点,但由于其为重要的菌源地,且对大区流行起着桥梁作用,对广大东部麦区已构成威胁。陕西发生面积14万亩,陕南汉中、安康、商洛和关中宝鸡的15个县(区)见病;其中宁强县已进入扩散流行期,汉中市西部和安康市中部6个县(区)处于点片发生状态,其余8个县(区)仍处于零星发生状态。甘肃发生面积7.7万亩,发生范围涉及陇南、天水、甘南和庆阳4个市(州)的11个县(区);其中文县发生较重,平均病田率30%,发病田病点率27.5%,病叶率0.8%,严重度20%,局部病田率达40%,个别重病田块病叶率达7.8%。河南南阳市自4月11日在淅川县首见以来,唐河、邓州、新野、内乡4个县(市)也陆续发病,目前仅发现单片病叶或个别发病中心,发生面积2.5万亩。
据中国气象局预测,4月下旬,我国主要冬麦区气温与常年持平,西南地区东部、淮河以南大部地区将有1-2次明显的降雨过程,总降雨量接近常年同期,天气条件有利于以上地区小麦条锈病情的扩展蔓延,对东部主产区小麦安全生产的威胁加重。
鉴于小麦条锈病在湖北和西南地区东部迅速扩展、在黄淮南部已经见病的严峻形势,各地植保部门应高度重视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监测,湖北、西南等地要密切跟踪病情发展动态,为科学防控提供准确信息;江淮、黄淮等地要扩大调查范围,加大调查频率,及时发布病情预报,坚持“带药侦察,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尽早做好防控准备,力争将病情控制在流行初期。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