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正大公司的文化体系里,“创新”位列其核心价值观首位,成为金正大发展的动力与源泉。金正大的管理者十分清楚,要想始终保持技术的领先,就必须不断寻求科技创新。视科技创新为企业生命的金正大,明确提出“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支撑国家科技计划”宏图大略。目前,通过政策引导、措施激励,金正大公司已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金正大公司创立于1998年8月,当时与当地其他复合肥企业一样,依靠市场对复合肥的大量需求,生产普通肥料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成功面前,金正大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超越才能领行业之先,居事业之巅。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对粮食增长的贡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是化肥消费大国,占世界9%的耕地消耗了世界35%的化肥,每年消耗化肥达到了1.6亿吨。但我国化肥利用率非常低,平均只达到30%左右,每年因化肥流失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近千亿元。此外,大量使用化肥还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农田氮素逸出对大气层特别是臭氧层的影响等。因此,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因施肥而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保障粮食安全
生产,发展可持续高效农业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金正大人心忧这个问题并以敏锐的眼光看到其中存在的极大商机,于是他们开始了新的探索。当被誉为21世纪新型环保肥料的缓控释肥进入视野的时候,金正大便开始高度关注这个产业,从2002年起,他们先后考察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产品、技术和市场,由于国外对这一技术的封锁,金正大于是积极采取“内引外联”的办法,开展了一系列的“融智”与“借脑”工程。在缓控释肥的开发过程中,金正大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围绕缓控释肥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他们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借助“产学研一体化”开发创新的新路子,金正大公司一举破解了困惑研究开发领域40年之久的四大难题——缓控释肥机理研究、包膜材料开发、包膜工艺和包膜技术创新,形成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缓控释肥生产工艺技术体系。2006年3月,由我国自主设计、安装、调试成功的第一条缓控释肥规模化生产线终于在金正大诞生,其科技水平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同行,处在国际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公司在膜材料和工艺上实现了实质性突破,研制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国内大批量生产的包膜控释肥生产新工艺,创建了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硫和硫加树脂三套不同包膜材料和工艺的缓控释肥生产线,开发出了12个系列100多种产品。公司先后建立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山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北京控释肥研究院和美国新型肥料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完善的科研设施。公司与国内外40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紧密的战略或科研合作关系,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发展道路。
正是基于在缓控释肥产业中的领先地位,金正大公司先后承担了我国《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和《缓释肥料》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主持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控释肥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以及国家星火计划等20余项科研课题。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获专利106项,其中发明专利78项,新申请专利58项,其中国际专利10项。筹建“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了“国家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短短几年,金正大公司就神话般地形成了年产60万吨缓控释肥的生产能力,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确立了金正大公司在国内缓控释肥料行业的领先优势,展现了金正大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
金正大公司借科技东风,为自身发展开辟了一条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使企业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