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的一位农资经销商王佳友,在接受《科技信息报》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失败不能出现在农民田里”。他从1998年开始涉足农资经营这一行,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中慢慢发展壮大,使自己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他靠得就是在推广农资产品时决不忘记自己的这一原则。
多年来,他所接触到的每一个农资新产品,他都要率先作出甄别,然后他都先在自家地里搞试验。失败了找原因,如果是产品问题,就淘汰产品,如果是配方不合适,就再做调整;成功了也要结合当地实际、试验情况,再做总结,决不简单的满足于产品的原始说明、介绍。直到把握十足,他才会大面积向自己的业务区域推广。
王佳友还有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农民种地不容易”。他就是肩负着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怀着这样一种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在做人做事。所以他在做农资时,尽量按照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产品,为农民找到最合适的农资产品,为作物找到最佳配方,以较低的投资,换取较大的回报。
而在我们现实中,有很多农资经销商面对一些新产品、新技术,往往不肯花时间,不肯花力气亲自试验而盲目推广,往往只是按照厂家的宣传材料、产品说明书,甚至是一些媒体广告,就不负责任的盲目大力推广,甚至哪个产品赚钱多就推广哪个产品,用利润的高低,作为决定产品是否推广取舍的标准。这样做一旦产品失败,不仅会给农民造成农业损失,还让农民多花冤枉钱。这种让农民自己试验,自己为失败买单的做法,只能让农民怨气冲天,对经销商失去信心,这也是导致农民面对农资产品推广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今天农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很多经销商则以降低农资质量来增加竞争的筹码,更有个别经销商甚至不惜经营假冒伪劣来赚取暴利。表面来看,这些人是失败在产品质量上,其实是失败在良心上,失败在做人上。
像王佳友这种农资推广不能失败在农民田里,经过自己亲历躬为、充分总结经验,再做推广的做法,可以说这是为保证农民利益又上了一道保险杠。这一做法应值得所有农资经销商效仿和学习,更应该为这种做法叫好与喝彩。厉金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