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年我市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和实况,结合耕作制度、冬前越冬虫源基数、天气趋势预报等综合分析,预计2010年本市粮油作物病虫害总体发生趋势为中等偏重至大发生程度。其中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褐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条纹叶枯病、纹枯病、恶苗病中等偏重发生;白背飞虱、大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二化螟、麦类赤霉病、油菜菌核病中等发生;稻曲病、稻瘟病、小麦白粉病中等偏轻发生;稻象甲、三化螟零星发生,总发生面积约2500万亩次。
一、夏熟病虫发生趋势
1、麦类赤霉病。预计小麦赤霉病为中等发生,沿海地区偏重发生,大麦赤霉病为中等偏轻发生。总发生面积为72.8万亩(其中小麦63.4万亩、大麦9.4万亩)。
2、小麦白粉病。预计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为40万亩。
3、小麦腥光黑穗病。该病我市在五、六十年代普遍发生,七十年代零星发生,八十年后基本绝迹。2009年在本市局部地区发生较严重。预计2010年在局部地区仍有发生,发生程度将略轻于2009年,预计发生面积约0.6万亩。
4、大麦条纹病。上海地区近30年来大麦条纹病以零星发生为主,2009年在全市发生严重。预计2010年“花30”、“花22”、的二个大麦品种上仍会普遍发生,发生程度轻于2009年,预计发生面积约7.5万亩。
5、麦蚜。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其中大麦为中等偏轻发生,小麦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为72.8万亩。
6、麦田灰飞虱。全市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为72.8万亩。
7、粘虫。为中等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为15.0万亩。
8、油菜菌核病。预计发生程度为中等,感病品种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2.7万亩。
二、夏熟病虫预测依据
小麦赤霉病:根据2007—2009年田间定案考查,主栽的小麦品种杨麦158、杨麦10、杨麦11号、杨麦13号、嘉麦一号、罗麦8号、杨麦16号和杨麦12号,大麦主栽品种花22、花30、沪麦10号和沪麦16号,对赤霉病的抗性一般。同时根据天气趋势分析,今年小赤霉病感病期,3月下旬至4月下旬雨日和雨量接近常年,对小麦赤霉病发生较有利。小麦腥光黑穗病:该病在2009年在本市局部地区发生,全市发生面积0.72万亩,由于该病菌在小麦收割时散出病菌在土壤、碎麦秸、颖片可以越冬,甚至麦子喂禽畜后排出的粪肥仍为侵染源,且病源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对下年度发生比较有利。油菜菌核病:目前本市主栽油菜品种为沪油15、汇油50。根据近10年来定案考查分析,汇油50较耐病,而沪油15耐病性较差,对菌核病发生较有利。如在油菜落花前后一个星期内,连续3天以上阴雨,菌核病的发生将加重一个等级。
三、水稻病虫发生趋势
1、条纹叶枯病和灰飞虱。预计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自然发生面积约110万亩。
2、螟虫。预计二化螟为中等发生;大螟呈上升趋势,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三化螟零星发生。二化螟和大螟虫共发生面积约590万亩次。
3、稻纵卷叶螟。预计四(2)代为偏重发生,五(3)代和六(4)均为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480万亩次。
4、褐飞虱。预计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发生程度将重于2009年,发生面积480万亩次。
5、白背飞虱。白背飞虱的迁入量从2007年起呈平衡期,预计2010年白背飞虱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60万亩。
6、纹枯病。预计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160万亩。
7、稻瘟病。预计为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
8、稻曲病。预计发生程度中等偏轻发生,发生程度与2009年相仿,自然发生面积35万亩。
9、水稻种传病害。预计发生程度中等偏重,自然株发病率在15%左右,发生面积155万亩。
四、水稻病虫预测依据
条纹叶枯病:灰飞虱基数较高,根据冬前1052块田块调查表明,平均每亩越冬基数为0.99万头,比去年同期的0.63万头略增,其中麦苗0.61万头、稻桩2.39万头、禾本科杂草1.43万头、油菜0.52万头、绿肥田均为1.01万头,亩虫量为2005年以来第三位(见图1)。同时灰飞虱的带毒率仍较高,自2005年以来,越冬代和一代灰飞虱带毒率趋上升态势,目前带毒率仍趋高位(见图2)。螟虫:根据10个区县冬前抽查806块稻桩田,平均每亩越冬基数为1273.06头,其中二化螟481.04头、大螟789.81头,越冬基数与常年2102.35(1990-2009年)略减(见图3)。稻纵卷叶螟:自1990年以来,稻纵卷叶螟每年均达中等以上发生程度,其中大发生的概率超过60%。根据历年气候资料分析,2001年以来入夏季节从原来的6月5日(1970-2000年),提早到5月28日,比常年的提早了8天,使四(2)代发生高峰期从原来的7月3日前后,提早到6月25日前后,比常年提早了7天以上。入秋时间从原来的9月21日,延迟到9月29日(1970-2000年),也比常年延长了8天。使田间虫源为害期延长,自然为害加重。褐飞虱:自2005年起又进入暴发期后,2005-2006年全市大暴发,2007年达大发生程度,2008和2009年迁入量虽然较少,但自然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程度。如气候条件有利于褐飞虱迁入,仍达大发生程度。纹枯病:根据近十年气象资料分析,水稻封行后,也就是7月20日~8月下旬时间段,本市长期处在高温高湿天气,对纹枯病发生十分有利。稻瘟病:目前我市大面积推广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较强,但有一些经多年种植的常规品种已表现出抗性减弱。稻曲病:2010年本市将继续推广对稻曲病抗病均较弱的嘉花一号、寒优湘晴、秀水128等优质品种,对稻曲病的发生仍较有利。
五、2010年天气趋势
据市气候中心预报,2010年的年降水总量为1050~1250毫米(常年1190.8毫米),其中汛期(6~9月)为560~600毫米,比常年642.2毫米略少。其中春季(3~5月)270~310毫米,与常年的291.2毫米基本相仿。夏季(6~8月)460~500毫米,与常年的506.1毫米略少。秋季(9~11月)240~280毫米,与常年249.4毫米相仿。
预计,2010年的平均气温17℃左右,比常年16.2℃偏高。年极端最高气温39℃左右,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为18~26天(常年9天)。
影响上海的热带气旋约2个,与常年相仿。2010年气候对病虫发生有利,特别是对迁飞性害虫发生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