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行业整体销售的稳步上升也不能代表全部企业,如澳洲农业化学品公司Nufarm称因其最大的两个市场:美国和澳大利亚草甘膦需求的下降和严酷的市场竞争,将导致其全年的销售额比预期减少15%。而在6月24日,世界最大的种子和草甘膦生产公司之一的孟山都也宣布了其2008/2009财年的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草甘膦产品的销售净收入为6.1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1.68亿美元,减少了47%。同时草甘膦价格暴跌,从去年的10美元/公斤降到了现在的3美元/公斤。
全球草甘膦的价格仍将继续在低位徘徊,形势不容乐观。目前中国生产草甘膦的企业也因草甘膦产能过剩等综合因素陷入了困境之中。据国内3家生产草甘膦的上市公司新安、江山、华星化工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表述;三家企业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依次为 35.15%、31.63%和57.87%,而且下降的趋势还将持续。华星化工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减少60%~80%的之间。
除了经济环境影响之外,今年全球很多地区气候异常,尤其是南美和澳洲的严重干旱天气,导致这些地区作物种植延误以及种植量减少,从而影响了农药的销售。但是极端天气往往容易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如果中国农化企业能实时关注相关动态,并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战略,依然可以减免或抵消大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除了市场动态,农化行业巨头公司关于专利侵权的争端也是颇具看点。最近杜邦公司关于侵权诉讼与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等问题与巴斯夫、孟山都、拜耳等几大公司展开了唇枪舌战:杜邦起诉巴斯夫涉及生物技术性状的四项专利与杜邦所属的Optimum(R)GAT(R)有相似的特性。针对上个月孟山都起诉杜邦非法使用其公司的转基因专利的问题,杜邦公司于6月16日作出了回应,对孟山都提出了反诉讼,认为自己将转基因大豆与孟山都的除草剂产品相结合的做法并不构成侵权行为。
当然也有好消息,6月末,杜邦与巴斯夫公司解决了前段时间关于转基因种子,害虫防治及除草剂安全剂问题等一系列的法律与专利纠纷,展开了新一轮的合作。建立起了涵盖作物生物技术等关键技术的交叉授权体系。
这些农化行业的巨头公司的专利侵权问题也给中国的企业一个很好的警示,在保护好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同时,应更加尊重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减少或免除专利侵权问题,维护中国农化行业的国际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