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时隔三十年,这一次“三中全会”再次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高度关注。在《决定》中,诸多关于“三农”的新论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与农村土地相关的“新土改”成为焦点中的焦点。
在中国未来的农业史上,“新土改”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专家指出,作为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资行业,“新土改”必定会为农资流通的变革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新土改”,从现实回到现实
30年前,安徽小岗村18位村民顶住风险开始了联产承包,小岗村由此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中国也从此告别了集体主义大锅饭时代,开始大步践行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市场经济路线。30年后的今天,小岗人再次来到一个艰难抉择的十字路口,合地、走集体之路,一道关于“新土改”的历史命题重新摆在他们的面前。
关于“新土改”的具体内容,“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文件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土地是农村之根本,农业是国家之根本,土地问题是关乎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30年后,“新土改”聚焦土地流转,这种农村土地管理的新措施,与其说是一种改革,倒不如说是一种发展和延伸,是国家在符合市场规律和经济现状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自然反应。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表示,农村发展不可能是某一个单一政策的结果。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让农民自主创新,给农民足够的创新空间,土地流转是一条新路,土地流转话语权应该属于农民。
国际媒体对于中国的“新土改”也热切关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论说,全会“为中国农村已经实施的一些改革措施提供受欢迎的法律支持”,该决定是中国农村迈向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步骤”。日本《朝日新闻》介绍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认为全会间接承认了有利于实现农业大规模经营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转移。
从“联产承包”到“土地流转”,不同的历史境遇让中国做出不同的历史选择,然而,每一次选择都基于现实的需要。在经历了30年的农村改革探索之后,“新土改”,让中国农村从现实再次回到现实。
农资流通的历史机遇
“新土改”将实现土地经营模式的历史转变,而与农业生产唇齿相依的农资行业也将因此迎来新的变革与机遇。
中国的农业是否将逐渐告别小而散的耕作模式,在土地流转的大潮中实现土地集约、实现“农场化”,“新土改”在政策上已经给了所有人有力的支持。黑龙江农垦迎春物资经销公司董事长卢坤元表示,“新土改”将推动一批农业大户的出现,随着土地的集中经营,乡镇农资流通终端将彻底改变,将有一批基层经销商退出行业,一些经营能力强的经销商直接与种植大户对话。同时,土地的集中管理将会推动现在表面化的“测土施肥”落到实处,配方肥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肥料。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兴农农资公司总经理焦庆平认为,土地集中化将会推进原有种植结构的改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各地原有的用肥习惯,农资流通的产品供应随之变化。他也表示,规模化耕种有利于科学施肥的推广,进而提高土地生产效率。随着种植规模扩大,一些大户有可能直接与生产厂家实现对接,从厂家或者省级公司采购农资,这样可以省去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地市级农资经销商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东北、内蒙因为土地幅员辽阔,这种天然的地理优势造就了一批“农场化”的种植大户已经悄然出现,而在西北和东南,人均耕地非常有限,这样的趋势相对较缓。全国种粮标兵、陕西咸阳市泾阳县泾干镇花池渡村农民张世华承包村里100多亩土地,这样的种植大户在东北只能算作“小户”。张世华表示,现在他已经不通过基层经销商采购化肥,而直接从省内一家BB肥公司采购,他说,这样既降低了采购价格,也能得到厂家更完善的农化服务。
在记者采访中,许多农资人对于“新土改”高度关注,并认为随着土地流转和土地集中,将对农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新土改”的推动下,农资流通终端整合洗牌将成为大趋势;测土施肥、BB肥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资流通终端的变革将催生厂商关系出现新景象;与此同时,传统的施肥习惯将逐渐改变,氮、磷、钾单质肥料将成为肥料原料重新登上农业用肥的大舞台,中国肥料工业的产业格局将慢慢改变。
近日,陕西咸阳市农业局在本市承包土地500亩,准备种植经济作物,已经与当地农民签下15年承包合同。“新土改”政策刚刚浮出水面,土地流转陆续成为现实,在此之前,全国土地流转已经暗潮涌动,可以预见,改革的潮流将会让这种变革加速,这也将成为推动农资流通变革的重要力量。
改革需要平心静气
成都是国家统筹城乡的试验城市,最典型的就是金堂的“股田制”和温江的“双放弃”。金堂县又新镇祝新村通过土地整理,把新增耕地1119亩入股作大股东,村民把自家的土地入股作小股东,成立股份公司,700多户村民都成了股东。公司按每年每亩土地400元的底价,给村民作土地租金,村民给公司打工拿薪水,作为股东,村民每年还能从公司分红。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搞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试验成功不等于“放之四海皆为准”,“新土改”还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专家指出,中国的大农业发展道路,与美国、澳大利亚及地中海式的大农业有本质区别。由于中国土地的局限性,除东北三江平原、华北平原适合农业机械化的大农业外,还有许多地方应走农业精细化之路,秉承祖先留给我们的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从农业产业结构,从粮食品牌化,从仓储物业现代化,从农业科技入手,因地制宜实施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成贵认为,建设中国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关键问题。但是目前中国土地流转率很低,实际上流不动,全国土地流转率约4%~5%,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任务艰巨。李成贵表示,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表示加强土地流转无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绝佳机会。
可以预见,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有实力的企业资本能够更好地整合零散的土地,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借助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政策,农业摆脱自产自销的小农经济模式,中国农业必将争得世界粮食一席之地。
回望三十年,改革成就并非一日之功;展望新改革,更需要切合实际,平心静气。从农村改革看“新土改”,从“新土改”观农资产业,任何愿景与行动既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让我们在探索前行中把改革推向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