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农资价格上涨,很多农民采用新方法应对市场新变化。他们或更讲究使用农药化肥的科学性,以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恢复传统的积制有机肥的措施,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或者与营销商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共同抵制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说明农民的市场和成本意识加强了,而作为农资营销商,是否也可以换个角度,变更自己的思维,以适应市场形势呢?
一是把为农户着想放在首要位置。作为经销商不妨展望一下自身价值与农户价值共同成长的局面。站在农户的角度,为农户着想,替农户算算细账,这是追求双方价值共同成长的正确思维。如果说经销商熟悉农资的使用技术,多介绍一些适销对口的农资产品,多为农民算算细账,如何减少他们生产中费时费力造成的成本增加,建立互信机制,受益的无疑是农户和经销商了。
二是具有敢于自曝“缺陷”的思维。当然,在农资经销中,诚信是至关重要的,但在营销过程中,经销商不妨大胆自曝“缺陷”,实事求是地向农民介绍各种农资的性能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当一种新的农药和化肥面市后,应在技术上指导农民,并告之使用者新产品的优势和不足之外,共同为农民选择对口的农资产品,而不要一味地只考虑自身的营销利润。这样做既增加了自己的诚信度,同时也拉近了与农户之间的距离。
三是转换对象,“引导”农民的思维。时下,很多农户购买农资都是货比三家,抱有“试探”的想法。这时经销商就应设身处地站在农民的角度,不要硬性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主动去了解农民的使用情况,让他们谈感受,并对农资使用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谈看法,找到其中的共性,进而取得农民的信任。多向农民介绍新产品的性能,并尽量提供一些选择的余地,而不应只去谈什么优惠,要多介绍一些农民使用后的效果和增产增收的对比事例,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四是转变过去等客上门的思维。现在,一些大的化肥农药生产厂家,通过一些中间经销商,在农村开展的农资试验示范,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他们手把手教农民使用技术,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受到农民的欢迎。很多种植大户和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供需关系,或通过中间营销商,或通过种田大户的致富能人,以团购的方式,集体采购各种农资,农民以集体大客户的优势,可以从农资供应商那里获得价格上的优惠,既可以节省开支,还避免了购买伪劣农资的后顾之忧,经销商则可扩大销售领域,从薄利多销中受益,对双方都是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