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南、江南和长江中游中稻区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处于破口-抽穗阶段,江南和华南双季晚稻分别处于孕穗期和分蘖期。8月中下旬以来,西南东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出现水稻“两迁”害虫成虫高峰,田间虫口密度急剧上升,发生为害较为严重。其中,稻纵卷叶螟在西南东部、江南和长江流域大发生(5级),田间蛾、虫、卵并存现象严重;稻飞虱在江南、长江中下游中等(3级)至偏重(4级)发生,近期田间褐飞虱比例和短翅型成虫迅速增加。根据当前田间发生情况、水稻生育期和对未来气象条件分析,预计9月份水稻“两迁”害虫在江南、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大部稻区呈偏重(4级)以上程度发生态势,华南双季晚稻区进入田间虫量激增阶段。
一、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现状
1、稻纵卷叶螟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生面积3.18亿亩次,较去年同期减少10.9%。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大发生,田间蛾、幼虫、卵并存,世代重叠严重。
8月中下旬以来,江南、长江流域和华南稻区出现稻纵卷叶螟成虫高峰,部分稻区持续10天以上。其中,江南单季稻区亩蛾量1000-2500头;长江中下游1000-3000头,局部超过万头;华南和江南双季稻区亦监测到200-800头成虫峰。田间虫卵量增加迅速,部分稻区卷叶为害较重。目前西南东部亩幼虫量一般1-5万头,卷叶率30%-50%;江南单季稻大部亩幼虫量在6000头以上,湖南加权平均数超过万头,高于去年同期,卷叶率一般5%-10%;长江中下游卵量较高,一般亩卵量1-3万粒;华南和江南双季晚稻区亩幼虫量快速上升至1000-2000头,局部出现卷叶为害。
2、稻飞虱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生面积2.36亿亩次,较去年同期减少37.2%。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中等至偏重发生,田间虫口密度显著低于去年同期。
进入8月中下旬,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普遍出现2-3次迁入峰,并波及至黄河及环渤海湾部分稻区,各稻区田间虫量上升较快,局部稻区集中迁入明显。目前,西南稻区经防治后,田间虫量得到有效控制,大部低于防治指标;江南中稻区大部百丛虫量在1000头以上,褐飞虱逐渐成为田间优势种群,短翅型成虫百丛20-80头;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大部百丛虫量500-1000头,局部超过防治指标,短翅型成虫百丛虫量20-40头;华南和江南双季晚稻区进入激增期,大部百丛虫量升至600-900头;长江下游及江淮、黄河灌区及环渤海湾稻区大部在300头以下,局部田块由于大量迁入虫口密度超过3000头。
二、9月份“两迁”害虫发生趋势分析
目前,江南、长江中游和西南大部单季稻区已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食料条件已不再适宜稻纵卷叶螟取食为害,褐飞虱也将在水稻黄熟后转移为害。据国家气候中心分析,9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南方大部地区降水在50毫米以上,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贵州西部和北部、广西南部、广东大部、江西南部、福建东部和南部、浙江中东部、上海、江苏东南部等地为100-200毫米;月内可能有2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据此分析,预计9月份水稻“两迁”害虫将逐步迁移至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江南和长江中游双季晚稻区繁殖为害,大部达偏重(4级)以上发生程度,其中稻纵卷叶螟大发生(5级);华南双季晚稻区“两迁”害虫虫口密度将快速上升,大部偏重(4级)发生。
各级植保部门务必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全面加强虫情监测,密切注意“两迁”害虫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与上报虫情实况,为指导科学防控提供可靠依据。
来源:全国农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