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前水稻病虫发生基数,结合品种布局及未来气候条件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单季晚稻后期和连作晚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其发生程度轻于前三年。其中稻纵卷叶螟中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褐飞虱在浙北为中等发生,其他稻区为中偏重发生,浙北粳稻区穗期灰飞虱中偏重发生,其他稻区中等发生,穗斯灰飞虱有逐年加重趋势;二化螟中等发生,局部中偏重发生;纹枯病中偏重发生;稻曲病中等发生;细菌性病害在浙南沿海稻区局部有流行趋势;大部分稻区稻瘟病为轻发生,山区半山区部分感病品种有中偏重发生的可能,预计单季晚稻后期和连作晚稻中后期病虫发生面积3700万亩次。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1.稻纵卷叶螟:六(4)代纵卷叶螟中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其发生程度轻于去年,连作晚稻重于单季稻,地区间、田块间差异较大。
2.稻飞虱:六(4)代、七(5)褐飞虱在浙北粳稻区为中等发生,其他稻区为中偏重发生,其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前三年,接近常年;浙北稻区穗期灰飞虱中偏重发生,其他稻区中等发生,穗期灰飞虱在我省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3.螟虫:以二化螟为主,斑块现象明显。穗期二化螟中等发生,局部中偏重发生,主要重发区在金、衢、台、温等市的部分县(市、区);纯单季稻区中偏轻发生。大螟在局部稻区明显回升,受害较重。
4.纹枯病:中偏重发生,其发生程度为近年来较重的年份。单季稻重于连作晚稻。
5.细菌性病害:细菌性条斑病在温州和台州的部分沿海稻区有中偏重流行趋势。
6.稻曲病:稻曲病接近常年,为中等发生。
7. 稻瘟病:总体为轻发生,但在浙西、浙南山区和半山区已发病的感病品种上穗瘟有局部流行的可能。
二、主要预测依据
1.“两迁”害虫田间基数比去年低,接近常年;病害比去年重。
稻纵卷叶螟:据22个病虫测报站调查,有86%的站的五(3)代稻纵卷叶螟残虫量比去年同代残虫量减少12%~200%,但差异较大,一般防治后残虫量为1200~6500头/亩,高的超过8000头/亩。如桐庐站8月20日调查,五(3)代稻纵卷叶螟残留虫量平均为1350头/亩,比去年和前年同期分别减少10%和12%,防治差的田块残留虫量高达6000头/亩,未防治观测田残留虫量高达5.3头万/亩。8月22-25日,全省各地出现六(4)代稻纵卷叶螟前峰,亩蛾量一般为700~2000头,平均百丛卵量为150~450粒,高的800粒以上;百丛幼虫为17~40头,高的超过400头。如永嘉8月22日蛾量为7740头/亩;余杭区8月24日亩蛾量1434.3头/亩(幅度958-2300头/亩);萧山区8月25日蛾量为1043头/亩,测区大田平均幼虫35.4头/百丛,最高田67.5头/百丛,1—2龄幼虫占82.4%,卵量平均为5.1万粒/亩;观察圃幼虫为525头/百丛,比去年同期增1.63倍。嘉兴市站8月19~25日调查,亩蛾量一直稳定在500头以上,8月25日调查,平均未孵卵量3.92万粒/亩(0-7万粒/亩)。海宁8月23~25日,蛾量一直稳定在1500头/亩以上。东阳8月23日调查,连晚平均卵量为3万粒/亩,最高为12万粒/亩。瑞安8月24日调查,连晚虫量607头/百丛,卵量为11万粒/亩。预计全省大部稻区田间虫、卵量将继续上升,特别是连晚的虫、卵量要超过单季稻虫卵量。
褐飞虱: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稻区迁入量和迁入峰次比07年、06年少。如嘉兴市站到8月20日止,灯下累计诱虫82头,比去07和06年分别减58.6%和55.9%,比05年增4.1倍,比常年减87.3%;东阳市站到8月20日止,灯下累计诱虫369头,比07年和06年分别减87.9%和87.56%,比05年和常年分别减56.89%和53.46%。建德市站到8月20日止,灯下累计诱虫655头,比07年和06年分别减31%和3.6%,比05年和常年分别减20.89%和76%。8月23-25日受北方弱冷空气影响,部分稻区出现六代灯下迁入峰,如莲都8月23日灯诱褐飞虱97头;温岭8月23日灯诱褐飞虱440头;东阳8月23日灯诱褐飞虱157头(是今年迁入量最多的一天);嘉兴8月25日灯诱褐飞虱11头。据8月20~24日田间调查,褐飞虱虫量比07年同期减少25%-95%,但局部稻区褐飞虱短翅型成虫比例比去年高。浙西丘陵稻区和浙南丘陵稻区虫量为120-410头/百从,其他稻区虫量在70头/百从以下,卵量为7~17万粒/亩,高的稻区超过50万粒/亩。如松阳8月20日调查,虫量为237头/百从,其中短翅型成虫比例占21%,虫量比去年减12%。桐庐8月20日调查,虫量为408头/百从,其中短翅型成虫比例占72%,虫量比去年减20%,短翅型成虫比例比去年增27.89%。东阳8月23日调查,虫量为31头/百从,其中短翅型成虫比例占9%,虫量比去年减16.75%,短翅型成虫比例比去年减32.33%,卵量为50万粒/亩。象山8月20日查,虫量为67.3头/百丛,虫量比去年减25.8%,未见短翅型成虫,卵量为11.4万粒/亩。当前局部稻区短翅型成虫比例较高,预计近期褐飞虱种群数量将快速上升。
螟虫:以二化螟为主。由于前期纵卷叶螟大发生,在防治时对二化螟起到一定的兼治作用,各地田间二化螟残留量差异较大,大部份稻区残虫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0%~55%,但局部稻区残虫量仍高于去年。温、台稻区三代二化螟后峰蛾量比前二年高。如温州从8月18日开始至8月24日共诱到二化螟蛾465头,其中8月22-24日三天诱蛾269头,数量之多是往年同期少有的。
纹枯病:受前期气候影响,我省大部分稻区纹枯病发病程度偏重,为近年来较重的一年。据调查,一般稻区丛病率为20—35%,株病率为8—15 %,高的稻区丛病率超过45%,株病率超过20%。如温岭8月20日调查,单季稻丛病率为66%,株病率17.8 %,去年同期丛病率为13.7%,株病率为2.8 %,常年同期丛病率为16%,株病率为5.91 %。嘉兴市站8月20日调查,单季稻株病率16.4 %,病情指数6.52,比去年同期株病率和病指分别增74 %和138%,比常年同期株病率和病指分别增33.3 %和68.9%。
细菌性条斑病:当前温州和台州大部沿海县(市)均已发生细菌性条斑病,部分县市发生较重,其中以乐清市最严重,目前已发生9万亩,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发生细菌性病害6万亩。重的田块叶病率达60%以上。近期多阵雨天气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流行较为有利。
2.气象条件对病虫发生无明显不利影响
据省气候中心预报,预计9月降水量、降水日数沿海和浙北地区接近常年略偏多,其他地区接近常年略偏少;平均气温全省大部仍比常年略偏高,其中,上旬、中旬接近常年或略偏高,下旬比常年偏高;月极端最高气温浙北地区32-34℃,其他地区34-36℃。预计日平均气温≤23℃的初日,浙中西部和浙北地区出现在9月中旬前期(常年9月15日),接近常年略偏早;其他地区出现在9月下旬(常年9月21日),接近常年略偏迟。日平均气温≤20℃的初日,较常年偏迟,浙北大部分地区出现在10月中旬(常年9月28日),浙中、浙南地区出现在10月下旬前期(常年10月13日)。预计9月份影响我省的冷空气强度偏弱,出现的时段和强度分别为:4-6 日(中等)、9-11 日(较弱)、15-17 日(中等)、25-27 日(中等)。预计9 月下半月可能有1 个热带气旋影响我省。气候条件有利于褐飞虱的发生。
3.水稻整体病虫抵抗力下降
当前我省水稻总体长势较好,田间郁蔽程度高,湿度大,有利于水稻病虫发生;目前我省的主栽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抗性较差,部分糯稻品种抗稻瘟病下降;同时,随着水稻进入生长后期,水稻本身的抗病虫能力下降,容易遭受病虫侵染为害;以及前期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稻田中自然天敌种群数量较低。水稻整体抗病虫能力下降。
虽然今年我省单季晚稻后期和连作晚稻中后期的主要病虫总体轻于前三年,但仍为中偏重发生,特别是地区间、田块间虫情差异较大,仍然存在一些重发田。因此,各地要克服麻痹思想,切实加强病虫情监测和面上普查,做好分类指导,切实做好穗期病虫防治工作,确保晚稻丰收。
来源: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