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钾肥:巨大价差导致疯狂倒卖


农资网 2008年8月26日 09:41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盐湖集团,目前是我国也是亚洲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占国内总产量的80%,预计今年氯化钾总产量将超过200万吨。然而,在产量、价格稳步提升的同时,盐湖集团销售却出现了大幅下滑。

  截至2008年6月30日,盐湖集团仅销售氯化钾61.9万吨,没有实现时间过半、销量过半。而2007年同期销售约77万吨。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受国际市场钾肥价格持续上扬和国内钾肥需求量上升的影响,公司基于钾肥市场价格上涨的预期,因此出现了惜售。

  对此,盐湖集团明确指出,绝非有关传闻所说的“惜售待涨”那么简单。“不是我们不销,是不敢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李小松坦言,“不敢销”是因为疯狂的倒钾行为。“现在我们销出去,人家就地倒卖。中间至少有800至1000元的价差。销售出去,钱都让中间环节挣走了。”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钾肥市场价格在5000元/吨以上,而国际钾肥市场价格已涨至1000美元/吨。而目前,国家发改委给盐湖集团钾肥出厂价格仅定在4000元/吨。巨额的价差导致了“钾肥倒爷”的出现。

  “现在漫天遍野打电话要钾肥,连价格都不问。只要能批2000吨钾肥,马上就给100万(元),给中间介绍人20万(元)。不压住不行啊!”李小松说。

弊在价格“双轨制”

  据悉,国家为支持“三农”,对国产钾肥价格由发改委控制,给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的价格标准,企业必须执行。但是,此举控制了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却没法控制。

  我国是一个贫钾的农业大国,钾肥年需求量接近1100万吨,国内生产量只有300万吨左右,进口依存度高达70%。因此,国内钾肥市场价格基本取决于国际钾肥价格。

  我国的钾肥进口由两家国内企业负责。有关专家指出,这种进口模式虽然避免了国内企业多头对外、竞相抬价的不利局面,但企业毕竟要追求最大利润,而且其中一家企业的大股东之一还是外国钾肥生产商。因此,对众多的钾肥企业和农民用户来说,他们拿到的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无几。

  “市场是放开的,对我们生产企业的出厂价又是控制的,又回到价格"双轨制"的年代了。企业因此一年流失几十亿(元)。对国家、对企业都是巨大的损失。既不利国,也不利民。”李小松说。

  相反,大量的利益流入一些根本没有对钾肥做出任何贡献的人的腰包。客观上使国家控制钾肥价格以鼓励“三农”发展的惠农初衷落空。

  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到了流通商那里,价格都一样。广大的农民并没有因为国产钾肥价格低而受益。

  对企业来讲,也是有诸多的弊端。不管是不销,还是不敢销,目前生产的钾肥只能往库房存,首先是压住了流动资金,还要给银行付利息,企业的经营成本在增加。并且库存毕竟是有限的,到了一定时候,也会成为问题。运力也会成为制约销售的瓶颈。

  那么,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到什么时候?李小松直言“不知道”。他说:“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整。国家应该放开价格,国产、进口一视同仁,把给农民的补贴由暗补变明补,哪怕给企业加大税收。”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