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农资经销商已经将做好农化服务提上议事日程。过去,很多经销商只重视销售量的提高,往往忽略了售后服务,但从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反应来看,做好化肥、农药以及种子的售后服务同样非常重要。
曾有一位湖北的农资经销商告诉记者,他常常利用农闲时节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如何科学合理地施肥,教授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农药器械。农民的文化知识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某些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因此基层经销商下乡普及农化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在他的指导下不少农民不仅有了好的收成,同时化肥、农药的用量大大减少,节约了每亩的种植成本。去年,他在该地区代理了一种新品牌的叶面肥,由于在市场上尚未有知名度,一开始购买者寥寥,经销商自己也感到有些灰心,后来他在下乡为农民做售后服务的时候,顺便推销了这一新的叶面肥产品,同时又拿了一部分试用装分发给农民使用。通过试用,新品种叶面肥得到了一致好评,渐渐地,这个一开始对于农民朋友而言陌生的品牌在当地有了销路,经销商自己也不再为没有市场、没有销路发愁了。
黑龙江省一位农资经销商则告诉记者,作为农资经销商应当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主要是自身对化肥、农药、种子的了解程度。众所周知,终端农资零售的门槛比较低,这就造成了经销商素质的参差不齐。前些年,都说农资生意好做,赚钱容易,使得不少人纷纷加入到经销商的队伍中来,但是如果自身对农资行业不甚了解,则常会在进货方面、产品质量把关方面出现问题,而最终造成损失的就是农民。道德素质则是指在对行业了解的情况下,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目前农资产品价格上涨迅猛,于是在不少乡镇、县城都出现了假冒伪劣的农资产品。这些产品以价格优势占领了当地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对正规渠道进货的经销商势必造成影响。那么经销商到底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动摇,还是明知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但仍“冒天下之大不韪?”,这的确是考量经销商道德素质的时候了。
基层经销商每天要与千千万万的农民打交道,因此经销商身上所承载的是农民对丰收的希望。销售量的增加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做一名有责任感的经销商,真正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