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价普涨,安全生产令人瞩目。最近,'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大量迁入我国南方稻区,更是给粮食安全生产带来许多变数。为此,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水稻'两迁'害虫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做到早动员、早部署、早防控,努力危害总体损失控制在5%以内。
作为'两迁'害虫迁飞的重要'驿站',广东省水稻产区虫情如何?对口药剂准备是否充足?南方农村报记者日前分赴江门台山、恩平、阳江等水稻产区进行调查了解。
'两迁'虫情同比偏轻
5月12日,恩平市牛江镇台湾兴农农资连锁店负责人李才敏独自一人呆在农药店内,脸上带着倦意。这家窗明几净、产品摆放井然有序的诺大门店也显得冷冷清清。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前来买药的农民川流不息,门店生意欣欣向荣。'今年稻飞虱、卷叶虫等水稻重大害虫几乎没有发生,对口药剂卖不动。'李才敏有点无奈地说。
由于当地的'两迁'害虫发生较轻,许多农民还没有给水稻用药,这自然也影响了李才敏的'业绩'。而在台山白沙镇,他的一位同事同样也遇到类似的压力,'两迁'害虫对口药剂难以卖出,药店生意与去年相比冷清不少。
正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虫害发生轻,这让四九镇来自广西的代耕农王自泽暗自庆幸。他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还没有给水稻打过一次药,'60多亩水稻少打一次药就可节约600元!'
在调查中,南方农村报记者走访了一些水稻田块,看到许多稻区水稻枝叶深绿,青枝蜡秆,丰收在望。只有零星一些地块的水稻出现少量卷叶,是稻纵卷叶螟所为。而在去年大面积发生的稻飞虱,今年几乎没有了踪影。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今年我国'两迁'害虫尽管总体来势汹汹,但目前广东'两迁'害虫发生仍属偏轻发生程度,尚没有形成明显灾害。
水稻药市存在隐患
虫情偏轻,许多地方水稻用药还未大量启动。但记者在台山市白沙镇、四九镇等地的农药零售店看到,针对'两迁'害虫的农药货源还是非常充足,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水稻用药市场并不能让人乐观,主导市场的主要是一些鱼龙混杂的低档产品。
在白沙镇沙洲农家店,标称为'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砍杀'、'劲克'、'劈雷掌'、'捷功'等名称醒目的产品特别引人注目。然而,记者仔细查看发现,这四种农药成分竟然都相同:均为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登记的防治对象都为蔬菜害虫。但在标签上不约而同地印上了水稻的图案,显然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误导还是其次。据了解,菊酯类农药因对水生动物危害极大,会大量杀伤害虫的天敌,而且还会刺激稻飞虱的猖獗为害。早在1999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就已发出《关于稻田禁止使用菊酯类农药的通知》。然而,这纸公文似乎没起到多大成效。
记者还根据上述产品标签上的登记证号进行了查询,发现产品'劈雷掌'(LS20050738)的实际登记名为'搏命刀'、'劲克(LS20042611)'的实际登记名为'捷功'。在这混乱的农药商品名背后,反映出水稻用药市场存在隐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商品名泛滥的现象呢?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一些不法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大肆取用一些'哗众取宠'的名字来吸引消费者。同时,厂商通过对产品改名换姓,起一个新名就当新药卖这样的伎俩来忽弄消费者,达到变一个名称提一次价格的目的。
记者调查发现,诸如此类的药剂普遍存在于广东省的水稻产区,这些产品因为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成为水稻用药的主流产品,而农业部门重点推广的一些对口优质产品,则无奈地成为作壁上观者。
后期防治不容轻视
目前,广东省即将进入台风期,这将给外来'两迁'害虫大量入迁提供极大方便。对此,长期从事病虫害监测工作的四九镇农技员李自儒告诉表示,根据'预防为主'这一病虫害防治主要原则,虽然目前的发生程度较轻,但仍需做好后期虫情的监测和防治准备,以防'虫行军'一夜降临。
他表示,对稻纵卷叶螟而言,虽然本地虫源不多,但不断有外地虫源迁入,出现了不同虫态共存的现象;而不同的虫态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同,这就给防治带来不小的困难。在四九镇下坪双潮村一水稻田边,李自儒一边与记者交谈,一边用棍子扫了几下稻秆,随后不时有蛾子从稻丛中飞起。'这说明稻田中稻纵卷叶螟还是有零星发生,防治工作不敢马虎。'李自儒说。
对稻飞虱而言,台风的到来对其影响更大,外来虫源有可能随风大量'迁入',然后和当地虫源共同为害,造成更为严重的世代重叠现象,让防治工作变得更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