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
一、发生趋势:一代二化螟在沿江和皖南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其它大部稻区偏轻发生。
二、发生时间:预计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江南、沿江稻区在5月中旬至下旬初,比去年偏迟5-7天;江淮、沿淮稻区在5月下旬后期至6月上旬初,与去年迟6-8天。
三、预报依据
1、冬后残留虫口基数偏低,比去年下降明显。各地调查冬后残留虫口基数全省平均每亩为770头,较2007年、2006年、2005年分别减少72.2%、68.2%、75.9%。冬后残留虫口基数比去年下降明显,大多数地区虫口基数为近十年来最低。但宜秀区、徽州区、休宁县、泾县、宣州区、岳西县、枞阳县、当涂县、东至县、青阳县冬后亩残留虫量仍较高,每亩达到1500头以上。(具体见附表)
2、沿江、江南部分地区灯下诱蛾量较低。单灯诱蛾量:东至县、泾县截止5月7日累计诱蛾69头、21头,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66.7%、83.6%。肥东县截止5月5日,累计诱蛾11头,比近3年同期均值下降90%。南谯区截止5月10日累计诱蛾29头,比近3年同期均值减少88.58%。
3、发生期沿江、江南较去年偏迟5-7天,江淮及沿淮比去年迟6-8天。卵孵高峰期江南、沿江稻区在5月中旬至下旬初,江淮及沿淮稻区在5月下旬后期至6月上旬初。
4、气候条件对螟虫发生较为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报,5月中旬~6月上旬全省降水量比常年略多,大部分地区偏多1成左右;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略低,气候条件较有利于螟虫发生。
水稻三化螟
一、发生趋势:预计一代三化螟全省轻发生。
二、发生时间:沿江、江南稻区卵孵高峰期在5月下旬,江淮、沿淮稻区卵孵高峰期在6月上旬。
三、主要预报依据
1、冬后残留虫口基数低。各地调查三化螟冬后残留虫口基数全省平均为15头,较2007年(120头)、2006年(137头)、2005年(280头)分别减少87.5%、89.1%、94.6%。其中东至县、石台县、枞阳县、泾县、桐城市、绩溪县分别为29.4头、24头、182头、125头、6头、7头,其它大部稻区未剥查到残留虫量。冬后亩残留虫口基数大多数县较去年减少明显,为近年来最低。
2、灯下和田间很少查见三化螟成虫和卵。
3、发生期略偏迟。江南、沿江稻区一代三化螟发蛾高峰期在5月中旬,卵孵高峰期在5月下旬;江淮及沿淮稻区发蛾高峰期在5月下旬,卵孵高峰期在6月上旬。
来源:安徽省农委植保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