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病虫冬后残存基数、早稻品种布局和气象预报,结合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2008年我省早稻病虫偏重发生,重于常年,其中稻瘟病、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偏重发生,部分稻区重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三化螟偏轻发生。具体预报如下:
一、早稻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1、二化螟:一代中等发生,赣北、赣南部分稻区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赣中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左右;二代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占早稻种植面积的30%左右。
2、三化螟:偏轻发生,相似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0%左右。
3、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相似去年,重于常年。其中一代偏轻发生,部分稻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占早稻种植面积的10%左右;二代偏重发生,部分稻区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占早稻种植面积的45%左右。
4、稻飞虱:偏重发生,南部重于北部,相似于去年,重于常年,预计发生面积占早稻种植面积的55%左右。
5、稻瘟病:偏重发生,部分稻区重发生,重于去年,预计叶瘟、穗瘟发生面积分别占早稻种植面积的20% 和10%左右。
6、纹枯病:偏重发生,相似去年和常年,预计发生面积占早稻种植面积的70%左右。
此外,稻象甲、福寿螺在部分稻区发生加重,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和心腐病在内涝稻区危害加重。
二、主要预报依据
(一)病虫基数
1、螟虫冬后残存基数明显下降
(1)二化螟。根据51县(市、区)调查,二化螟冬后亩残存基数平均为4551条,较去年6487条减少29.8%;广昌县最高为15167条,较去年乐平最高31000条下降51.1%。与2007年相比,冬后亩残存基数减少的县占72%,增加的占28%;亩残存基数达3000条以上的县约占45%,下降39.2%; 5000条以上的县约占35%,下降36.4%; 10000条以上的县约为16%,与2007年的17%相似。二化螟死亡率平均为9%,较2007年的8%增加12.5%。
(2)三化螟。据28个县调查,亩平均残存基数为919条,较2007年1363条下降32.6% ,修水县最高为6696条,较2007年下降15.2%。平均死亡率为11.7%,龙南、弋阳、修水分别为68.2%、44%和36.7%。
2、稻瘟病和纹枯病菌源丰富
2004年以来,我省稻瘟病发生较重,2005、2006年早稻稻瘟病重发生,2007年个别早稻品种,部分稻区一些中稻和晚稻品种稻瘟病发生较重,菌源丰富。同时,据2006年监测,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由过去的4群发展为现在的5群28个小种,优势小种为ZA1、ZB群,致病力较强。据萍乡市调查,纹枯病菌核残存量平均每亩10.7万粒,最高为15.3万粒,比去年和前年略有减少。
(二)早稻品种布局及栽培管理条件
早稻感稻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一般占30-45%以上,鹰潭、南昌等市部分地区达80%以上,有利于稻瘟病发生流行。
早稻移栽期与常年基本同期,二化螟发育进度比去年推迟3-7天,直播、抛秧田面积增多,对二化螟发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早稻杂交稻种植面积大,有利于螟虫、稻飞虱发生为害。受复合肥价格涨幅大影响,偏施氮肥现象将更加突出,将加重稻瘟病、纹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发生为害。
(三)“两迁”害虫灯下见虫早
1、稻飞虱。泰和县灯下4月9日始见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分别比 2006年早13和18天,比2007年早12和23天,比常年早20-30天。万安、吉水、宜丰灯下见虫期与2007年相近,但万安县同期灯下虫量是2007年同期的2倍以上,4月9日单日灯下虫量为248只。
2、稻纵卷叶螟。灯下见虫期赣南偏晚,赣中、赣北偏早,如宁都4月6日见蛾, 比2007年崇义最早3月21日见蛾晚16天;永新4月9日见蛾,比去年早16天,新干和安福均较2007年提前5天见蛾;南昌3月28日见蛾,较2007年提早55天。
(四)气候条件
据气象部门预测,2008年汛期(4~6月)降水总量比2007年增多,为正常年景,部分地区有降水相对集中期,且6月份降水偏多,非常有利于“两迁”害虫的迁入繁殖为害和稻瘟病发生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