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已逐步进入大春生产用肥高峰期,记者从市供销社获悉,在化肥市场货源紧缺、价格上涨的形势下,玉溪的化肥市场稳定,供应正常,没有出现化肥抢购和脱销现象。 据市供销社提供的一份统计报表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供销社系统共组织购进化肥76013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5%;农药购进698吨,同比增46.9%;农膜类购进124万元,同比增72.2%。
据悉,今年农资市场由于受冰冻灾害和电力供应造成农资生产企业限产、停产,农资供应紧张,加上整体物价水平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国际肥价大幅上涨、铁路运力紧张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农资价格持续上扬,处于高位运行。据市农资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4月底,市农资公司的各类农资购进价为:钾肥5500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40%;碳氨770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40%;普钙740元/吨,比去年同期的392元/吨上涨89%;国产复合肥价格为3350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40%,进口复合肥价格为5000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50%以上;农膜价格在15000元—16500元/吨之间,同比上涨16%;农药类商品同比上涨10%左右;峨化尿素2100元/吨,比去年同期的1800元每吨上涨300元。化肥市场整体处于货源偏紧、价格上扬的格局,价格上涨幅度为近年来最大。
为了保障我市大春生产农资的平稳供应,市供销社对今年的农资供应进行了专题研究,要求系统内各农资企业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农资供应,平抑农资市场价格。一是积极组织货源,确保不断档、不断货。充分发挥全市供销社系统内817个农资经营网点的主渠道作用,确保全市农民用上放心肥。二是要求系统内各农资企业不得购销假冒伪劣农资,不得哄抬价格,保证不发生坑农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