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二化螟是我省早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发生面积占全年二化螟总发生面积的50%左右。据我省各地植保站对二化螟冬后残留基数和发育进度调查、结合品种布局、气候情况及历史资料分析,预计今年我省一代二化螟为偏重发生年份,发生面积约为200万亩次。发生期较去年偏迟5-7天,大部分县市的一代二化螟卵盛孵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末。具体分析如下:
1、虫口残留基数高,越冬死亡率偏高。 由于1-2月我省西、北部经历了低温雨雪冰冻气候,造成了冬后残虫死亡率较高,但二化螟抗逆性强,虫源基数仍较高,据各县(市)植保站近期的冬后虫源调查,二化螟各类型田加权平均亩残留虫口7093头,较去年增加40%,二化螟平均死亡率9.87%,较去年增加两个百分点。新罗区植保站冬后调查,二化螟各类型田加权平均亩虫口密度1032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0%;福清市植保站冬后调查,二化螟平均亩残留量8496头,比去年同期增加67.8%。
2、一代二化螟发生期推迟且参差不齐,发生为害时间长。 据各地灯下诱虫观察及剥查,一代二化螟发生期预计比去年迟5-7天。连城县二化螟灯下3月26日始见,比2007年迟3天;新罗区二化螟灯下3月16日始见,始见期比去年迟14天。根据发育进度调查,仙游县二化螟发生期预计比去年迟6-8天,比常年迟2-4天;福清市二化螟发生期比2007年同代推迟7天,比常年提早2天。近年来一代二化螟呈现蛾峰多,发蛾时间长等特点,大部分县市一代二化螟的蛾峰出现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螟卵盛孵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末。
3、水稻栽培制度及品种布局有利于二化螟辗转为害。 由于我省水稻种植布局较为复杂,而且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广超级稻、优质稻、再生稻高产优质栽培措施,利用优势气候条件提高复种指数,有效提高单产,提升优质率等,也为二化螟的为害提供了有利的食料条件,使得螟害率逐年提升。
4、气候条件也有利于一代二化螟为害 据气象部门预测,2008年4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县市较常年略偏高;月降水量略偏多。今年雨季将于4月底至5月初偏早开始,于6月下旬中后期由南向北先后结束,雨季期间降水略多,这些气候条件对一代二化螟的生长发育较为有利。
防治工作意见:
鉴于一代二化螟呈偏重发生的态势,各地须引起高度重视。防治策略上须重视农业防治,科学开展化学防治,准确预报一代二化螟发生期,狠治“一代”是关键。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利用春耕溶田,减少越冬虫源,当前正是越冬螟虫化蛹羽化高峰期,各地结合春耕,提早灌水溶田,杀死越冬虫蛹;二是深水灌溉杀虫。二化螟卵开始盛孵时,稻田排水,降低蚁螟为害的叶鞘部位,盛孵高峰后及盛孵末期,各灌深水一次,淹没叶鞘,保持2-3天,杀死大量蚁螟。始蛹前降低水位,盛蛹以后灌深水,也可杀死大量虫蛹。
2、科学开展化学防治:二化螟必须狠治一代,早稻大田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防治,单季稻秧田在移栽前2-5天。要充分考虑二化螟的抗药性,选择对口药剂(含不同成分的药剂轮换使用)。每亩可选用5%锐劲特(氟虫腈)30-40ml或40%速灭抗100ml,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指标:初见枯鞘后3~5天,田间枯鞘率达3~5%。
来源:福建省植保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