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化肥出口狂潮,终于因近期 “特别关税”的出台戛然而止。4月17日,财政部新闻办发出通知,称在2008年4月20日至9月30日国内用肥旺季内,对所有贸易形式、地区、企业出口的所有化肥及部分化肥原料在现有出口税率基础上,加征100%的特别出口关税。
生产商有苦难言
“这次增加特别出口关税的幅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4月21日,新加坡利跃农化有限公司(Liven Agrichem)北京代表处负责人严锦添(音)先生对本报记者说,“在此之前,我们一直预期最多50%的幅度,那样我们还有得做。”
严对记者表示,“粮食问题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大问题。我们理解政府的决定,毕竟中国8亿农民的利益需要保护。目前公司在中国的化肥出口业务基本停止,只有密切关注有关政策变化。”
“在增税政策出台之后,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出台配套措施,对化肥出口加强监管。”严锦添对记者说,“以免正常贸易停滞之后,受暴利诱惑,反而走私猖獗。”
市场人士认为,相对于贸易商来说,这一增税政策出台,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国内的化肥生产企业。
“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还是中国的国内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国磷肥企业。”严锦添说,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在上涨,工厂成本也在增加,同时,中国国内市场本身也是竞争性很强的市场,再加上出厂价的国家政策限制,如今,关税再进行调整,生产商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一政策的出台,影响是全行业的。”华鲁恒升(爱股,行情,资讯)(600426.SH)董秘办公室的高先生对记者表示,“实际上,公司化肥的主要市场一直是国内。即使在此前的出口高峰期,出口量也仅占产量的10%左右。”
对于政策的出台,国内化肥生产商是有苦难言。一方面,是迅速上涨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是国家对化肥价格的严格控制。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对化肥产业进行多项财政补贴,主要涉及用电、运输、增值税等方面,但是上游的原材料价格却是完全市场化。
据云天化(爱股,行情,资讯)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任亚杰介绍,磷肥生产所需要的硫磺,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价格几乎涨了10倍,中国后期进口硫磺到岸价将会达到750美元,运到企业已是6200多元/吨,而硫磺占到磷铵成本的1/2,仅此一项就增加成本2300左右。
硫磺价格飞涨成为磷肥生产商的噩梦,而煤炭价格的上涨同样关系到氮肥生产商的未来。“煤价继续上涨,肯定会导致公司的利润空间受压。”前述华鲁恒升董秘办高先生对记者说,“此前化肥出口的急剧增长,开始于去年四季度,源于当时国际化肥价格高涨。国内的化肥价格国家是严格控制的,产品往价格高的区域流动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实际上,在出口受限之后。除了成本上升之外,国内的化肥生产企业还要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那就是产能过剩。“目前国内化肥产能‘略大于求’,在出口停下来之后,过剩的产能必然导致价格竞争,那么上升的成本传导的出口在哪里?”一业内人士称。
经销商战战兢兢
此次国务院关税税则委施以重手,限制化肥出口,起因在于去年以来的化肥价格急剧上涨。在价格上涨过程中,化肥经销商们虽然有些可以得一时之利,但经营风险也在增大。
“早在财政部通知增税之前,尿素价格已经开始回落,目前基本在2050元/吨。”山东省高唐县唐坊镇供销社经理杨爱民对本报记者表示,“前期尿素的出厂价最高达到了2280元/吨。”
“但是在最高点进货的经销商应该不多。”杨说,“价格这么高,大家都战战兢兢,怕货砸在手里,所以当时走的量‘非常少’。”
杨爱民所在的唐坊镇供销社此前是当地化肥的主要经销渠道之一,每年的销售量在七八千吨以上,其中尿素占1/3。但是目前的化肥流通渠道是市场化的,竞争非常激烈。“在终端的销售点,尿素的价格是倒挂的,折算下来零售价比批发价每吨便宜40-80元。”杨介绍说,“所以销售点一般都会搭配利润较高的复合肥等出售,否则根本无利可图。”
据其介绍,去年到现在化肥价格涨幅巨大。以尿素为例,2007年7、8月份时价格大概为1450元/吨,11月份时已经达到1700元以上,而到2008年春节前,再次上升到1800元。春节后更是一路飙升,达到接近2300元的高价。
“涨幅如此之大,农户对此毫无心理准备,今年的化肥价格远远超出农民的预期,因此购买不踊跃。”杨爱民说,“但是,对于农业生产,化肥还是必须的,所以又只能被动接受。”
“对农户来说,化肥的需求量是基本稳定的,弹性比较小。”山东省高密市双羊镇农民张跃文也证实上述观点。“拿复合肥来说,一亩粮田,夏秋两季一般需要200-250斤,现在的价格是每袋(100斤)180-190元。而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基本在0.82-0.90元,这样算下来,种粮还有啥可赚呢?”
张本身是农民,在当地开有一个化肥销售点,他的全部家当几乎全押于此。由于竞争激烈,每到销售旺季他都是全家上阵挨家挨户推销;并且绝大多数是赊销,要丰收之后,他才能拿到化肥款。“我现在只卖复合肥了,尿素根本无利可图。”
“今年是典型的‘肥贵伤农’。”杨爱民无奈地说,“实际上,最终需求减少,不止不利于粮食生产,对厂家也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