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各省化肥价格数据显示,化肥厂家报价最高的广西省,市场批发价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价格均高于其他省份。化肥市场的终端消费者——农民将这一矛头直指经销商。
作为经销商,应对此轮价格上涨,他们又是怎样处理货源(化肥厂)和消费者(农户)的关系,采取什么方式保障自己的利益呢?
记者就此走访了广西省来宾市某县城最接近农民的终端经销商。王海(化名)就是其中一名。
“水涨船高”为哪般?
记者从王海的小黑板上,看到了这样一组化肥零售报价(3月26日):尿素110元/袋(50公斤,以下同)、磷肥50元/袋。根据数据显示,较之去年同期的98元/袋、36元/袋分别上涨了12.24%、38.89%。
王海从事化肥经销20多年,面对今年的化肥飞涨,他向记者解释,“能不涨吗?现在煤、电,以及化肥生产原料都涨了。”
据记者了解,广西境内磷肥生产所需的原料磷矿石大多来自贵州,而贵州今年的雪灾使部分企业产能减少或是停产,还有化肥运输方面也受到影响。再加上广西的边贸地理位置和国际化肥的涨价等原因,都加剧了广西省内的化肥价格上涨。
经销商真成了“替罪羊”?
“化肥涨价了?你们怎么办?”
“怎么办?上级批发价涨,我们也只能往上加价”,王海说,“昨天(3月27日)去拿货时柳江那边发来消息说尿素的报价已经涨到2140元/吨了。”
王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的,像他们这些面向农户的终端经销商,从上级批发商拿货之后,算上运费和装卸费40元/吨,每吨化肥加利20到30元向农户售出。比如尿素报价2140/吨,一般加价60元到70元卖出,即2200/吨,110元/袋,“每袋就挣个一两块吧”,王海摊摊手向记者表示。
据记者调查,经销商们一般都会在每年的11月份购入化肥生产厂家的冬储化肥,留待来年卖个好价钱,通常情况下,冬储的化肥出厂价格(国家有专项拨款给化肥生产企业)比较便宜,而且来年的春耕时节是旺季,化肥价格都会涨。
那么,按照王海告诉记者他去年11月份购进尿素的价钱93元/袋,现在市场价110元/袋,是否其收益就不只是一两块了呢?其中17元/袋的差价又去了哪儿呢?
对此问题,王海作了如此的解释:
“虽然冬储化肥价格便宜,但开春时价格也不可能定到110元/袋这么高,这么贵谁买啊?你这儿太贵了农民自去别的地方买,而且那会儿量出的大,我们一般也薄利多销,卖的价钱多在102元/袋,好的话就多挣那么一两块钱,110元/袋也是上边价格涨了才蹿上去的”,这样差价变成了8元,除去每袋2元的运费,王海还告诉记者另一笔费用,就是利息。通常年前11月份,经销商资金紧张,需要向银行贷款,均摊到每个月,每袋尿素大致需要花费成本1-1.5元,那么现在是存储了4个月,最后利润为2元/袋。
要是去年冬储的化肥多一些,是否现在会卖得更好?
王海对此表示并不乐观,“冬储化肥我们不敢拿的太多,怕有风险,你看去年那价钱,也是蛮高的了。再有国家去年放贷特别严格,我们经常贷不到钱,而且利息还在涨。”
“要是真能卖这么好,我就不用愁了”,王海说。
批发商的角色
记者走访相关单位,以下数据显示尿素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变动: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4个月内厂家报价涨幅为7.82%,而到了农户手中时价格涨幅为11.85%。
再看一组数据:
2007年11月:一级、二级批发商进销差率分别为6.67%、1.08%,批零差率为4.3%。
2008年3月:一级、二级批发商进销差率分别为11.82%、0.96%,批零差率为3.33%。以上计算均不考虑运杂费(由销价/进价得出)。
而2008年2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化肥价格监管的通知》中对尿素、磷酸二铵、复合肥的进销差率和批零差率作了如下规定:批发价=实际出厂价×(1+进销差率4%)+直接运杂费;零售价=实际批发价×(1+批零差率3%)+直接运杂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月份的进销差率和批零差率考虑运杂费后基本符合国家规定,而3月份批发商的进销率似乎过高。另外,二级批发商的进销率为何只在1%左右?
记者从县内其他终端经销商口中得知,他们的上一级批发商刘某(我们暂假设其为二级批发商)一般是每吨加价15-20元左右(扣除成本后)卖给他们。
“我们基本从厂家拿不到货,因为量太小了,能做批发的资金都比较雄厚”,终端经销商张某说,批发商刘某是直接从厂家通过电话调货发至经销商处,本身没有仓库存货,也不用花费运输的成本。假若事实的确如此,那么刘某1%的进销差率就较为可信。
王海还告诉记者,刘某是从化肥厂的经营部拿货。但是这个经营部是属于企业的经营部还是企业外的一级批发商不得而知,但从最近其他市物价部门检查情况来看,发现某些化肥厂家为规避国家政策的最高限价和进销差率以及批零差率的有关规定,厂家私设批发、零售点的现象层出不穷,批发“倒手”次数多,加重了化肥价格的涨势。
重看刘某这一环节,似乎就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批发商了。
那么就存在两个问题:
如果该经营部是一级批发商,那么其进销差率从6.67%到11.82%是否归于其成本涨幅过大?还是目前形势的确严峻,国家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销差率?
如果该经营部是化肥厂的子部门,那么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还是另有隐情?
截至目前,记者尚无相关资料证实,这些问题成为疑问。
低含量复混肥成了“香饽饽”
在这一轮化肥的涨价中,农民是如何反映的呢?
该地一位长期从事化肥经销的人士告诉记者,如今高含量复合肥(氮磷钾三种元素含量达到45%)的报价为150元/袋以上,而低含量(25%)复混肥虽然也涨价,但目前80元/袋的售价相对来说还是让农民趋之若鹜。农民对涨价多有怨言,但也只能承受,“销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王海解释,可能是由于当地土地不多,化肥需求量和其他地市相比有一定差距。
记者从该县农业局了解到,该县目前没有针对化肥方面的补贴,只有农机和种子方面的补贴。希望近日中央再次增加农资直补的政策可以尽快落实到地方,惠及于民。
针对化肥涨价,一些经销商提出了建议:就是外地化肥通常比本地化肥便宜,但是往往在每袋价格便宜四五元时农民才愿意购买,对于一两元的优惠价,农民还是倾向于买本地化肥,“毕竟用的久了,比较放心,外地的怕用了‘水土不服’,所以,我们这库存的外地化肥也就只占总量的10%”,王海说?“不过,有些外地品牌的化肥还是蛮好的。”看来,这些还需要当地农业部门做一些农业科普知识的推广以降低农民种植粮食的成本。
低含量复混肥不仅让农民趋之若鹜,也是经销商们手中的“香饽饽”,他们通过低含量复混肥和尿素的高低价“搭配”销售来冲抵阶段性尿素较低的利润。因为在当地,尿素的牌子比较统一,价格也相对透明,互相牵制的经销商之间不可能胡乱涨价,而复合肥的牌子就纷杂得多,价格的浮动也就自然看经销商们各显神通了,利润大概在3元/袋,而现在尿素已降到一元以下。
这已经成了经销商们在应对化肥价格涨势迅猛中找寻的一丝夹缝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