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春耕用肥旺季,据山东省德州市农资协会调查,当地肥价大幅上涨,农民购肥量减少,经销商微利经营。
山东省德州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耕地面积810万亩,以棉花、小麦、玉米及蔬菜种植为主,常年用肥量在120万吨上下(实物量)。春季用肥约占1/3左右,以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为主。据德州市农资协会调查,3月下旬,各县市区尿素零售价2040元/吨左右,比上年同期上涨20%左右。碳酸氢铵在当地较受欢迎,零售价720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35%。磷肥价格较高,有价无市,64%含量磷酸二铵零售价4600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63%。因当前不是用磷肥的季节,且价格太高,二铵有价无市,农民很少问津。当地复合肥品种较多,价格高低不等,45%含量氯基复合肥零售价在2900元/吨左右,45%含量硫基复合肥零售价3300元/吨,同比上涨36%。
自2007年11月份以来,国内化肥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其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市场尿素、钾肥、复合肥价格大幅上涨,拉动国内肥价整体走高。二是煤、电、运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三是受社会其它零售商品及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化肥价格搭车涨价。
据了解,德州冬小麦面积达600万亩,3月上中旬是小麦返青用肥高峰,因肥价上涨过快抵消了国家农资综合补贴的好处,农民购肥积极性下降,购肥量约比往年减少20%左右,施用农家肥又多了起来。该市今年棉花播种面积预计270万亩左右,4月上中旬是棉花备播用肥旺季。据调查,因肥价过高、风险较大,经销商不敢大量进货,害怕化肥积压、价格下跌,多数经销商微利经营,生存愈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