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07年小麦秋(冬)播面积为2100万亩左右,比2006年略有增加。由于优良品种比例上升、覆盖面扩大,播期比较适宜,投入有所增加,冬季土壤墒情较好等诸多因素,前期基础较好。为了夺取今年小麦丰产增收,针对目前的长势情况,通过分析有利与不利因素,提出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供各级领导和农业主管部门参考。
一、四川小麦苗情现状及有利与不利因素
1.小麦苗情现状
据2007年12月中旬抽样调查,盆地小麦平均单株分蘖0.5个、亩茎蘖数25.6万。由于播后1个月的气温高、降雨少,使麦苗长高不长粗、分蘖少。在所调查的田块中,分布均衡、分蘖较多、壮而不旺的“一类苗”占26.5%,播种质量和生长势中等的“二类苗”占45.7%,分布不匀、分蘖少、长势差的“三类苗”占27.8%。
盆地小麦已于1月中旬先后拔节,当前处于小花分化前中期。叶龄普遍在5.5~7叶,株高35~60厘米,小分蘖开始逐渐死亡。从总体上看,由于近期雨水较多,长势普遍较好,尤其是旱坡地的小麦苗架优于去年。
2.有利因素
(1)品种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连续3年的小麦良种补贴,大大促进了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目前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包括川麦42、川麦44、川麦47、内麦8号、川农19、川育19等,其中大多数品种高抗条锈病,部分兼抗白粉病,为提高四川盆地尤其是川中丘陵麦区的整体抗病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2)冬季土壤墒情总体较好 从2007年9月到现在,除了播种后的1个月之外,雨水总量较上年同期增多,整体分布也较均衡,就连传统旱区的麦田墒情都比较好。特别是今年1月中旬以来持续的雨雪天气,进一步增加了土壤水分储备,对中后期的小麦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3)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 受全球和全国粮食供求的影响,四川小麦价格上涨较快,目前每公斤在1.5~1.6元左右,比去年夏收时上涨10%以上。同时,由于玉米价格涨幅较大,多数农民用小麦替代玉米做饲料,也间接提高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小麦播种面积有所扩大,投入明显增加。
(4)科技示范力度有所增强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科技投入,依靠科技促进增粮增收。小麦科技增粮工程、农转资金、高产创建活动等,都有利于提升大面积小麦生产水平。
3.不利因素
(1)农民的田间管理意识较淡薄 近年来,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种植业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多数地区已不足20%。外出打工的农户比例在70%以上,生产活动主要由妇女和老人承担,生产管理越来越粗放。防病治虫不及时,往往是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才开始用药,效果很差。
(2)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 受整体物价形势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肥料、农药等关键物资上涨较快。当前价格与2007年上半年相比,尿素上涨了17%,磷铵上涨了100%,钾肥上涨了50%以上,草甘膦上涨了80%,治虫农药上涨幅度相对较小。农民觉得田间管理不仅费神费力,而且还要增加较多的成本,总体上“划不着”。
(3)基层农技服务力量较弱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农技服务力量不断减弱,乡镇一级的农技服务人员越来越少,深入农户、深入田间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越来越少。农民无法得到及时、到位的技术指导,影响了田间的精细管理。
二、四川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对策
1.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条锈病是威胁四川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病害,流行频率较高,危害损失重。盆地内一般12月中下旬始现,感病后不断发展形成中心病团,3月中下旬进入流行期,4月上中旬遇适宜条件即会迅速蔓延,加重危害。在合理布局品种和药剂拌种基础上,应在2~3月份抓好中心病团的防控和4月份的喷药防治工作。
赤霉病在我国黄河以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频繁。四川则以气温较高、春雨较早的川东南地区发生较重,盆地西北部属中等发病区,但如遇春雨较多年份,也可能出现中度以上流行。赤霉病以开花期一次侵染为主,其流行程度与开花期的温湿度和降雨密切相关。由于缺乏抗病品种,因此花期防治是关键。赤霉病危害不仅降低产量,而且严重影响品质,但由于病征出现时间较侵染时间滞后,往往容易被忽视,须引起高度重视。
蚜虫是四川盆地第一大小麦害虫,目前以禾缢管蚜为优势种。禾缢管蚜不耐低温,耐高温高湿,繁殖力强,当2月下旬气温回升后,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虫口激增,乳熟期达到高峰。麦芽危害不仅造成叶片发黄,籽粒干瘪、味苦,而且诱发烟霉病和传播黄矮病,使危害损失加重。蚜虫具有迁飞性和集群危害的特点,需重点加强调查测报和统防统治工作。
2.雨雪冰冻天气对小麦的影响及技术对策
自1月20日以来,四川盆地遭遇持续雨雪冰冻天气,平均气温仅2~5℃,比同期偏低3~7℃,最低气温-1~-3℃。
四川盆地小麦在1月中旬先后拔节,在遭遇雨雪低温阶段多数小麦叶龄为5~7叶,处于小花分化的前中期。据不完全调查,盆地大部分区域的小麦受害很轻,叶片呈现轻度灼伤、变紫或发黄。部分雪量较大、冰冻严重的区域,以及生长势较差、营养不足的田块受害相对较重,全田叶片发黄,少数植株叶片黄白干枯,但均未出现茎蘖冻死现象。
盆地气温自2月初即开始回升,绝大部分区域冰雪消融,对受到冻害的麦田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有条件的地区补灌拔节水,同时加强中后期的肥水管理,防止早衰。
3.干旱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管理对策
四川盆地虽然周年雨量较丰,但时空分布不均,春夏干旱频繁。春夏旱最大频率中心位于绵阳、简阳、威远一带,呈东北—西南向的狭长地带。拔节到抽穗是小麦水分临界期,若遭遇缺水,将影响小花分化,降低穗粒数和成穗率,而灌浆成熟阶段遭遇干旱将降低粒重。盆地丘陵小麦相当部分分布在耕层浅、土壤瘠薄的坡台地上,干旱和瘠薄往往产生叠加效应,为害十分严重,常常造成干旱频发区小麦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在改善农田基本条件、选用抗旱品种和抢墒造墒播种等基础上,小麦中后期的抗旱对策是:①充分利用集雨微水工程,进行浇灌、喷灌;②喷施成膜化学物质,如成膜反光剂,以抑制水分蒸发,在轻度~中度干旱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抗旱效果。
三、春季小麦分类管理技术对策
1.平原麦区春管技术
四川盆地虽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但绝大部分田间并无积雪,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对弱苗和受雨雪冰冻影响的田块,应抓紧灌拔节水,并亩追施5~10公斤尿素,促进大分蘖生长和提高成穗率。
群体较大的旺长田或植株偏高的品种,重点需要控高防倒。可喷施矮壮素(CCC)或矮丰之类的生长延缓剂,以降低株高。在小麦拔节初期使用最为有效,但目前使用仍有一定效果,应抓紧进行。
平原麦区的条锈病和白粉病相对于丘陵麦区要轻,但赤霉病和蚜虫为害较重。开花期应喷药预防赤霉病,中后期强化蚜虫的测控预报和统防统治工作。
2.丘陵旱地小麦春管技术
丘陵麦区以旱地小麦为主,尤其需要加强坡地小麦的抗旱管理。坡地小麦受前作(甘薯)收获的影响,相当部分播种偏迟,群体偏小,加上耕层瘠薄,后期易受干旱影响。对长势弱、缺肥的地块,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追肥,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以促进生长和小花分化。盆地主要麦区有效磷普遍较缺,多在10 毫克/公斤以下,黄壤更是低于5毫克/公斤。所以,在追肥时最好以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从目前到成熟阶段的抗旱措施是:①施用化学物质,如利于抑制地上部、促进地下部生长的矮壮素,或抑制水分蒸发的成膜反光剂等;②充分利用集雨微水工程设施,在遭遇干旱时及时补水御旱。
条锈病防治是丘陵旱地小麦管理的又一关键。2月中下旬大面积尚未发病,防治已出现的中心病团是重点;2月底至3月下旬,对发病田块进行喷药防治,以控制病害蔓延与流行;进入4月份,小麦正处于灌浆阶段,功能叶片一旦感染条锈病,将对产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病情较重的田块应喷药防治。可供选择的药剂较多,如三唑酮、敌力脱、百理通、粉菌特等。
丘陵旱地小麦的白粉病也不可小视。如果2~3月份气温偏高,降雨较少,则发病往往趋重。对易发、常发区域,特别是感病品种,应于孕穗抽穗期病茎率达到10%~20%时及时喷药,重者隔1周左右喷施第二次。视发病时期可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治一并进行,以节约人力。
3.丘陵下湿田小麦春管技术
丘陵下湿麦田的病虫害防控与旱地麦相似,重点是条锈病、白粉病。与此同时,下湿田特别需要进行清沟排湿,注意养根护叶,提高养分吸收能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汤永禄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