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在近几年发展成为各地农业生产的当家肥,但是其价格增长之快超过了农民的想象力,在2007年春耕的时候每袋50公斤复合肥的零售价在100元左右,而到2008年春耕的时候,一袋50公斤复合肥的价格冲破了150元,有些则正在向200元逼近。如果还延续粗放型施肥,在今年,每亩的化肥投入成本有可能出现翻倍的现象。
面对这样的局面,本期我们特别组织了“投肥”计划一组报道,业内专家给了我们提示,高肥价时代的到来,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延续以前的耕作习惯,成本增加是必然的;而高肥价又是改变耕作习惯的一个契机,又是生产企业实现生产和消费对接的一个契机,更是经销商提高服务于农水平的一个契机。
面对高肥价时代的到来,作为农民,你准备好了吗?虽然化肥迎来了高价时代,但粮食却处在一个较低的价位,要让他们在收入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而大幅增加成本投入是不现实的。如果让农民为了节约成本而少买肥料,就难免会引起农作物的减产,而降低农民收入。减量和减产都不能接受,所以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控制投入成本就成了农民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面对高肥价时代的到来,作为生产企业,你准备好了吗?农民对生产企业产品的信赖直接影响着生产企业效益,尤其在高肥价时代,企业只有千方百计为农民考虑,才能实现自身利润的获得。习惯上,生产企业喜欢生产能够获得巨大利润的复合肥,在能够获得较高利润的高塔肥上更是表现非常明显。但是在高肥价时代,不尽量为农民节约的产品就难以得到农民的认可,当产品都不能顺利销售出去的时候,生产企业的利润又从何而来呢?因此,作为生产企业,就需要生产出千方百计为农民节约成本的产品,比如推广配方肥、专用肥,并做好技术指导。
面对高肥价时代的到来,作为流通企业,你准备好了吗?山西省农资公司党委书记谷春亭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他说:“针对目前肥价偏高的情况,我们尽量多进一些磷酸二铵、尿素和钾肥,适当控制复合肥的量,因为我们算了一下,让农民自己将二铵、尿素和钾肥搭配使用,每亩可以降低二十多块钱成本,我们要替农民着想,让他们多一个选择。”让农民多一个选择,其实就是为农民着想,而只有为农民着想的企业,才能得到农民的支持——从他们那里购买肥料。没有竞争就没有改变的动力,没有对比也就没有优胜劣汰,正是这几年的对比培养出了诸多的强者,让农民利益成了企业发展所首先需要考虑的要素。
在2008年的春天,我们的农资企业需要为农民制定好“投肥”计划,为了农民,也为了企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