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化肥市场 > 正文

化肥猛涨价 农民盼“刹车”


农资网 2008年3月21日 14:47 来源:重庆日报 【
“今年化肥价格是跑着在涨!”日前,面对猛涨的化肥价,大足县棠香街道五星村村民于进田比喻道,“看着种粮有甜头了,却又要被涨价‘冲’跑了。”

  据了解,今年春耕化肥供应基本能满足需求,但与去年2月相比,今年2月下旬尿素上涨50%,磷肥上涨80%,钾肥甚至翻番。照此计算,每亩地的用肥成本增加20多元。市农业局一负责人说:“控制化肥涨价,还需多管齐下。”

  影响:大户重于散户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现在肥价一天一个样,我心都揪紧了!”说起肥价,合川区渭沱镇的种粮大户郑元坤直叫苦。今年他包了138亩田,另代耕200亩。按原来每亩施50公斤碳铵的标准,今年他需要购买17吨碳铵。

  郑元坤介绍,去年春耕时,50公斤装的碳铵只要25元;今年春节前本是用肥淡季,但价格是不降反升,冲至30元;2月底,又涨了3元,现在攀升至35元了。“晓得价格在35元是不是就能‘刹住车’哟?”郑元坤说。

  市农业局粮油处副处长任军说,与散户种粮为自食不同,种粮大户主要通过卖商品粮获取收益,对农资的投入较大。由于大户承担着保障城市口粮供应的重任,以化肥为主的农资涨价在冲击大户的种粮效益的同时,也影响到粮食安全。

  原因:三方拉动

  今年化肥涨价势头为何如此凶猛?

  “是原料价格拉着我们的出厂价在涨。”采访中,一些化肥生产企业纷纷叫苦。据了解,生产化肥的电煤气、硫磺、硝酸等价格不断上涨,其中用于磷肥生产的硫磺已由2006年的每吨800元上涨到目前的每吨4000元;而生产钾肥用的原料60%以上来自国外,受国际肥价上扬的影响,钾肥销售价达到每吨3200元,上涨幅度达31.4%。

  同时,经销环节过多、层层加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供不应求是抬升肥价的重要因素。”市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渝陵说,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的政策倾斜、对农民的扶持,尤其是去年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使得对肥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供不应求便为涨价提供了空间。

  应对:还需多管齐下

  平抑化肥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已成当务之急。

  市农技总站书记袁德胜称,目前我市农民施用化肥存在误区,化肥的实际使用率只有30%,因此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提高化肥使用效率;通过秸秆还田减少用肥量,每亩可少施一半的化肥,相当于每亩可节约15元钱。

  市供销总社副主任王树兴说,他们已要求各区县供销社严守国家规定的化肥在流通领域的差率管理,严禁搭车涨价、跟风涨价。他表示,目前供销系统在积极与化肥生产企业联合,实行产销一条龙,减少销售环节,降低农民购肥成本。

  王树兴则透露,淡储旺供可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肥价,尤其是今年由政府贴息的近10万吨化肥,为农民节约了1300余万元。明年,市供销总社将加大淡储旺供力度,争取淡储8万吨尿素、5万吨碳铵,让农民用上充足而价廉的化肥。

  “通过平抑肥价,能有效遏制粮价上涨,防止物价螺旋上升式地往上涨。”王渝陵说,今年国家对农资综合补贴有明显增加,对农民种粮也是个利好消息。

  他还认为,遏制农资价格涨势前提是遵循市场规律,但面对农资这样事关农民利益和粮食生产的特殊商品,政府应有所作为。他建议,政府可将农资列入价格临时干预机制内容,在春耕等农业重要时节对部分农资品种的价格进行适度控制;平时则可动用政策、税收等手段,在照顾到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利润的同时,降低农业投入成本,保护种粮积极性。

责任编辑:YanBO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