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化肥市场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化肥淡储探讨:两举措规避化肥淡储风险
http://www.ampcn.com 2007-12-3 11:08:43 信息来源:农资导报 浏览:

由于化肥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淡储期间化肥价格不跌反涨,居高不下,同时淡储时间又比较长,现在化肥淡储面临的风险的确比较大,往往是亏钱容易赚钱难,稍不留神就会亏损。据国家发改委透露,去年浙江就有一家企业因执行淡储而亏损。因此,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要从根本上规避化肥淡储风险,还有待于对目前的化肥淡储机制进行完善。
 
  一是化肥淡储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相关政府部门对化肥淡储的原则是16个字,即企业储备(所有权属于企业,储备与经营相结合,储备区域内分开考核)、银行贷款(银行提供贷款支持)、政府贴息(中央财政给予利息补贴,不给予储存费用补贴)、市场运作(市场风险由企业自己承担)。其中,淡储企业对“市场运作”部分有些看法。有家化肥企业老总算了一笔账:目前国家给予承储企业的贴息收益满打满算只有50元(吨价),而企业淡储所需的贷款、仓储、搬运、管理、库耗等一切费用,均须自己解决,并要自担化肥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前几年化肥价格持续走高,用肥旺季时更加火爆。那时搞淡储,不但利润可观,而且没有风险,这50元的贴息是稳赚。但从去年至今,由于化肥市场旺季不旺,甚至在承储企业销售化肥时出现价格急跌现象,使不少企业仅差价损失就达60~100元,即便算上国家给予的50元贴息,仍要亏损10~50元。风云变幻的化肥市场潜藏了各种风险,岂是每吨50元的贴息就能化解得了的?
 
  笔者认为,这种市场风险完全由淡储企业来承担的确是不公平的,因为淡储企业毕竟是为国家搞的淡储,并不完全是企业的一种自身行为,国家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笔者建议,如果化肥淡储出现了亏损,采取“出现少量亏损由淡储企业自主承担,出现大量亏损由淡储企业和国家财政共同承担,亏损越大,国家承担比例越大”的方式处理比较合适,如果盈利,则全部由淡储企业享有,国家不从中分红,以体现对淡储企业的支持。
 
  二是要建立化肥期货制度。期货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期货市场以现货市场为基础,是现货市场发展的高级形式,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是现货市场规避风险的有力工具。有了化肥期货,淡储就会简单容易得多。再者,化肥期货为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套期保值手段,是一种非常好的规避化肥淡储风险的工具。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化肥期货来规避淡储风险:
 
  首先来看经销商。对于经销商而言,最大的风险莫过于淡储后价格下跌。假如某经销商现在以1600元的价格淡储1万吨尿素,如果明年3月份尿素价格下跌到了1500元,那么他就要亏损100万元(简单计,下同),如果没有尿素期货他就要实打实地亏损100万;但有了尿素期货后,他在现货市场上损失的这100万元就可以从期货市场捞回来。操作方法实际上很简单,他只需现在在期货市场上以1600元的价格卖出1万吨尿素期货,如果明年3月份尿素价格真的跌到了1500元,那么他就可以在明年3月份再在期货市场上以1500元的价格把1万吨尿素期货买回来(越到交割日,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越接近),这样他在期货市场就盈利了100万,弥补了现货市场上100万的亏损,很好地达到了保值目的。
 
  再来看生产厂家。对于生产厂家而言,风险则为卖出后价格上涨,企业的盈利大幅下降。假如某生产厂家现在以1600元的价格卖出1万吨尿素给经销商淡储,如果明年3月份尿素价格上涨到了1700元,那么他就要亏损100万元,如果没有尿素期货这100万就会成为实打实的亏损;但有了尿素期货后,他在现货市场上损失的这100万元同样可以从期货市场上捞回来。操作方法同样也很简单,他只需现在在期货市场上以1600元的价格买入1万吨尿素期货,如果明年3月份尿素价格真的涨到了1700元,那么他明年3月份在期货市场上再以1700元的价格卖出1万吨尿素期货,这样他在期货市场就可以盈利100万,弥补了现货市场上亏损的100万,同样也很好地达到了保值目的。
 
  笔者建议,在化肥期货中首先应推出尿素期货,因为尿素是最主要的一个化肥品种,占全部化肥销售总量的50%以上,是整个化肥市场的“龙头”;同时尿素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对其他化肥品种特别是氮肥品种的影响也比较大。在尿素期货比较成熟后,再推出磷酸二铵、磷酸一铵、氯化钾等其他化肥品种期货,以更好地促进化肥市场的发展,为化肥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提供更好的规避淡储风险的工具。
 
  
  由于化肥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淡储期间化肥价格不跌反涨,居高不下,同时淡储时间又比较长,现在化肥淡储面临的风险的确比较大,往往是亏钱容易赚钱难,稍不留神就会亏损。据国家发改委透露,去年浙江就有一家企业因执行淡储而亏损。因此,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要从根本上规避化肥淡储风险,还有待于对目前的化肥淡储机制进行完善。
 
  一是化肥淡储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相关政府部门对化肥淡储的原则是16个字,即企业储备(所有权属于企业,储备与经营相结合,储备区域内分开考核)、银行贷款(银行提供贷款支持)、政府贴息(中央财政给予利息补贴,不给予储存费用补贴)、市场运作(市场风险由企业自己承担)。其中,淡储企业对“市场运作”部分有些看法。有家化肥企业老总算了一笔账:目前国家给予承储企业的贴息收益满打满算只有50元(吨价),而企业淡储所需的贷款、仓储、搬运、管理、库耗等一切费用,均须自己解决,并要自担化肥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前几年化肥价格持续走高,用肥旺季时更加火爆。那时搞淡储,不但利润可观,而且没有风险,这50元的贴息是稳赚。但从去年至今,由于化肥市场旺季不旺,甚至在承储企业销售化肥时出现价格急跌现象,使不少企业仅差价损失就达60~100元,即便算上国家给予的50元贴息,仍要亏损10~50元。风云变幻的化肥市场潜藏了各种风险,岂是每吨50元的贴息就能化解得了的?
 
  笔者认为,这种市场风险完全由淡储企业来承担的确是不公平的,因为淡储企业毕竟是为国家搞的淡储,并不完全是企业的一种自身行为,国家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笔者建议,如果化肥淡储出现了亏损,采取“出现少量亏损由淡储企业自主承担,出现大量亏损由淡储企业和国家财政共同承担,亏损越大,国家承担比例越大”的方式处理比较合适,如果盈利,则全部由淡储企业享有,国家不从中分红,以体现对淡储企业的支持。
 
  二是要建立化肥期货制度。期货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期货市场以现货市场为基础,是现货市场发展的高级形式,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是现货市场规避风险的有力工具。有了化肥期货,淡储就会简单容易得多。再者,化肥期货为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套期保值手段,是一种非常好的规避化肥淡储风险的工具。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化肥期货来规避淡储风险:
 
  首先来看经销商。对于经销商而言,最大的风险莫过于淡储后价格下跌。假如某经销商现在以1600元的价格淡储1万吨尿素,如果明年3月份尿素价格下跌到了1500元,那么他就要亏损100万元(简单计,下同),如果没有尿素期货他就要实打实地亏损100万;但有了尿素期货后,他在现货市场上损失的这100万元就可以从期货市场捞回来。操作方法实际上很简单,他只需现在在期货市场上以1600元的价格卖出1万吨尿素期货,如果明年3月份尿素价格真的跌到了1500元,那么他就可以在明年3月份再在期货市场上以1500元的价格把1万吨尿素期货买回来(越到交割日,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越接近),这样他在期货市场就盈利了100万,弥补了现货市场上100万的亏损,很好地达到了保值目的。
 
  再来看生产厂家。对于生产厂家而言,风险则为卖出后价格上涨,企业的盈利大幅下降。假如某生产厂家现在以1600元的价格卖出1万吨尿素给经销商淡储,如果明年3月份尿素价格上涨到了1700元,那么他就要亏损100万元,如果没有尿素期货这100万就会成为实打实的亏损;但有了尿素期货后,他在现货市场上损失的这100万元同样可以从期货市场上捞回来。操作方法同样也很简单,他只需现在在期货市场上以1600元的价格买入1万吨尿素期货,如果明年3月份尿素价格真的涨到了1700元,那么他明年3月份在期货市场上再以1700元的价格卖出1万吨尿素期货,这样他在期货市场就可以盈利100万,弥补了现货市场上亏损的100万,同样也很好地达到了保值目的。
 
  笔者建议,在化肥期货中首先应推出尿素期货,因为尿素是最主要的一个化肥品种,占全部化肥销售总量的50%以上,是整个化肥市场的“龙头”;同时尿素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对其他化肥品种特别是氮肥品种的影响也比较大。在尿素期货比较成熟后,再推出磷酸二铵、磷酸一铵、氯化钾等其他化肥品种期货,以更好地促进化肥市场的发展,为化肥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提供更好的规避淡储风险的工具。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明年钾肥价格预测 (2007-12-3)
  ·山东临沭成全国最大复合肥基地 (2007-12-3)
  ·解读史丹利现象 (2007-12-3)
  ·当前化肥价格大幅上涨原因有三 (2007-12-3)
  ·今年10月新疆进口化肥1.6万吨 (2007-12-3)
  ·化肥淡储探讨:两举措规避化肥淡储风险 (2007-12-3)
  ·当前我国化肥生产,流通形式及政策 (2007-11-30)
  ·氮肥企业应学会多元化经营 (2007-11-30)
  ·当前国内化肥价格分析及预测 (2007-11-30)
  ·中国复合肥看山东 山东复合肥看临沭 (2007-11-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