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磷复肥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市场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而对于磷肥产业是否要走出去,在国家出台相关限制出口政策的同时,国内磷肥市场一片争议。在成都举行的第八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作为大会特邀嘉宾的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浩明,关于磷肥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出口问题,何浩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中国磷复肥产业这些年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您一直处在这场行业发展大潮之中,您如何看待中国磷肥产业的现状?
何浩明:我国的磷复肥产业经历了十几年的迅速发展,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点,但是这个高点也是一个转折点。我们的自给率从百分之五十多到2005年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五,2006年是一个转折点,特别是高浓度复合肥从数量和结构上,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2007年6月份以后,中国已经变成一个磷肥出口国,这是标志性的转折。2007年,我们出口的磷酸二铵将达到200万吨,磷酸一铵将超过140万吨,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磷肥出口国。
在我们达到这个高度的时候,引起了国内外市场的激烈变化,特别是今年2月份以后,以磷酸二铵为代表的高浓度磷肥价格发生了变化,这是五十年来变化最突然也最大的一次,它的涨幅超过了87%,从每吨250美金上涨到每吨420美金,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记者:中国磷肥的崛起引起世界关注,世界到底在关注什么?
何浩明:世界关注中国磷肥市场,第一,关注涨价的背景,第二关注可持续的时间,这更是我们中国磷复肥行业关注的问题。
我们认为涨价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需求的短缺,而中国价格的变化以原料为基础。当然我们最关心的还是行业的发展,我们的磷肥产量全球第一,我们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十年前,1100家磷肥企业,现在磷酸一铵58家(5万吨以上),磷酸二铵28家,相对集中,特别是大集团的出现,促进了整个产业的整合,这种整合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快。
记者: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的磷矿资源比较紧张,这样的观点是否也影响了很多企业的发展战略?
何浩明:我认为影响国内磷肥发展最大的问题是政府判断的问题,以及磷资源怎么定位的问题。我们现在都唱一个调,就是国家磷资源将出现严重匮乏。
国土资源部把磷资源归为影响2010年以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二十种资源之一,但是大家忽略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地勘资料引用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依然停留在20年前。美国国家地质局公布了全球磷资源情况,中国磷资源升为全球第一,同时由于选矿技术的突破,中国将不是一个磷资源紧缺的国家,而且磷肥行业可以发展数百年。
对于资源认识的偏差一定会影响到企业发展战略,我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对磷资源定位认真研究,取得共识,来推动和规划行业的发展,这是中国磷复肥发展的关键的关键。
记者:关于磷铵产品的出口问题,国内市场一直争议不断,我们到底应该用怎样的眼光看待磷铵出口?
何浩明:从今年6月份以后,国家采取了强制措施,缴纳20%的关税,磷酸二铵成为税率最重的产品,尿素的增值税全额返还,而磷酸二铵没有返还,磷铵成为税负最重的化肥产品。
我认为,中国磷肥产业首先满足国内的需求,然后就是通过走出去在国际市场获得磷肥发展需要的资金,如果我们以保护资源的名义限制磷肥出口,我们将错过磷肥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根据WTO的原则,每个国家都限制资源,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国际贸易,因此磷肥产业需要更加融入全球行业,推进下一步的发展。磷肥企业现在处于无奈的情形,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集中、统一考虑这个问题,以免延误行业的发展。
当我们的能够满足国内需求的时候,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行业怎么发展将更强,我们需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典型企业的经验。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指导循环经济理念和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特别是作为原料企业,要继续走好这条路。
记者:生产企业作为产业的上游,需要流通企业、需要经销商在下游的支撑,您如何看待目前化肥行业的厂商关系?
何浩明:厂商关系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这是一种需要深层理顺的关系。
我要告诉我们的经销商,不论市场如何变化,我们首先要确保国内市场。我们的供应量不变,重点区域和客户不变,价格我们保底。宏福再大我们也不可能做分销业务,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结构,我们一定要和流通企业结合起来,共同发展。
过去是产品把我们联系起来,这非常脆弱,我们要选择长期合作的伙伴,以资本为纽带构建新的合作关系。你的经营成本透明,我的生产成本也透明,共谋双赢和多赢,这样最节约成本和营销费用,最能发挥社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