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之前国家已经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多次强调。这充分说明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开始从"吃得饱"向"吃得好"方向转变,绿色安全食品已经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要求。而代表着农药发展方向的生物农药将为维护食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10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吴仪在中国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省山东视察食品安全工作时强调:"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一定要保证食品安全。"
在对食品安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有关人士提出,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农药的残留量,巨毒化学农药不仅威胁着食品的安全,还对环境和生态平衡构成了巨大的压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农药上下功夫,不用农药不太现实,所以绿色农药有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商业嗅觉灵敏的人其实已经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商业机会,坊间传闻有跨国公司正悄悄在我国进行生物农药的发展布局。
高毒化学农药将退役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食品价格的关注已转移到了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作为食品生产链的上端产品,农药质量对于食品安全的影响至关重要。食品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药残留引起的。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上良好,但农药在食用农产品中残留量大范围超出国家相应标准的现象并不是不存在。而随着人们要求的提高和发达国家对进口食品品质的要求、检查更加严格,解决农药残留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业内人士指出,"高毒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对食品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且还对环境造成了伤害。高毒化学农药在杀灭、抑制病虫害,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的同时,也会由于不合理使用通过各种途径危胁到环境的安全。"
据统计,中国传统化学农药年均用量达25万多吨,但利用率只有30%,其余皆漂移、流失,对土壤、水源、空气及农副产品造成了污染,致使田间大量害虫天敌被误杀,这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此外,化学农药结构单一和使用不当引起的病虫抗药性问题也日益普遍和频繁,导致防治效果大幅度下降。
"我国是化学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大国,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劳作习惯的变化,农业产量对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的依赖程度日渐提高。同时,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化学农药的连续大量使用,病虫害对农药产生了普遍的抗药性,要想持续保持农作物的稳产、高产就只有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和毒性强度,由此形成农业生产的恶性循环。"新疆建设兵团病虫害防治专家郭银川表示。
高毒农药对食品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今年年初,农业部强制要求5种高毒农药 (机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王守聪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要求高了,不仅要吃好,而且要吃出健康。高毒农药所引发的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毒农药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和关键,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还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农民增收。"
高毒农药在历史上曾经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事实却证明高毒农药也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多起危害人的生命安全和破坏生态平衡事件,所以在恰当的时候退役也许是高毒化学农药最好的选择。作为化学农药的替代产品,选择性强、效率高、无污染、对人畜无害的绿色生物农药势必将肩负重要使命登上历史舞台。
生物农药发展条件成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名介绍,与化学高毒农药相比,生物农药有许多发展优势。首先,化学农药新药开发越来越难,筛选化学农药的机率只有1/20000,而生物农药的成功率是1/5000。与生物农药相比,化学农药的开发周期 3倍于生物农药,开发费用40倍于生物农药,注册费则是生物农药的100倍。这种状况迫使企业寻求新的发展途径,用更多的投入来开发生物农药成为现实。
其次,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生物农药是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保证。在我国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中已明确规定,AA级绿色食品生产要使用B.t、农抗120、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北京、上海等省市都已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条例,明确规定蔬菜生产中禁止使用剧毒农药和部分高毒农药。在今后几年,占我国农药使用量70%左右的5种剧毒化学农药将会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低毒生物农药。
中国农科院有关专家表示,目前生物农药有大面积推广的条件,有些产品已经非常成熟,如有害物调控剂、狭义的生物农药、生物源农药等。现有的条件表明发展生物农药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有些企业尚未做好准备
中国生物农药的研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然而,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生物农药研发过程却步履维艰。直到 20世纪90年代,生物农药的市场份额还只有0.5%,如今,这个比例仅增长到1%。有人认为生物农药药效反应慢,应用推广、农民科学使用生物农药的意识和技能方面的问题制约了生物农药的发展。
山东寿光农业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见效慢,一般需要7-10天,因为它是通过生物寄生、增殖等生物途径而起作用。但生物农药对环境友好安全,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对生态有保护作用。虽然生物农药本身的生产成本稍高于化学农药,但其带来的效益却不可估量,可以广泛用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另外,随着食品安全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农民使用生物农药的意识和技能的提高,绿色农产品必将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农药残留量高的食品必将被市场淘汰。"该负责人表示。
生物农药发展的趋势已经成为定局。据了解,一些国家的生物农药已占到农药产量的5%-10%,生物农药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面对比较乐观的发展形势,国内有些企业却明显准备不足,有关专家说:"以山东为例,作为国内第二大农药生产地,山东省共有270多家农药生产企业,但目前登记生产的生物农药只有七八种。"
该专家介绍说,目前,在我国200多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中,除B.t、井冈霉素、阿维菌素和植物源农药苦参碱的生产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外,绝大部分生物农药企业均为小型企业,其中民营中小企业占很大部分。这些企业易受市场冲击,在农药市场供大于求形势下销售困难。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人员,加之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致使生物农药生产规模小,产品品种单一。同时,科研和生产脱节又使产品的生产销售利润不能按比例用于产品研究开发,使生物农药的发展无法进入正常的快速发展轨道。在生物农药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带动下,企业如何快速发展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