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全国40多家硫酸钾企业的代表齐聚四川成都河畔宾馆,商讨应对硫酸钾行业当前的生存危机。与会代表认为,硫酸钾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部分企业搞低价竞争,在销售中乱报价,甚至以低于成本价出手带来的恶果。因此,硫酸钾行业应该平等协商,确实一个“最低价”保护整个行业的利益。
山东鲁丰钾肥有限公司董事长钱保伟提议,如果综合测算的成本为2400元,那么任何企业都必须以高于2500元/吨的最低价销售,谁违反了协议就予以处罚。为了使钾盐分会的协调更有力度,有企业代表还支招:会员企业向协会交50万元保证金,并且定期在网上公布产品价格。表面上看来,似乎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因为它得到了在场大部分企业的积极响应。但随后的场面陷入僵持,在与会的中小企业纷纷举手表示赞同时,唯独看不到青上公司和国投新疆等大型企业的代表举手表态。青上化工(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文柱坦言:“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各地的市场又不一样,让所有企业遵守一个价格不合理。如果按照大家讨论的最低限价,青上公司的投资计划就没法实现。”国投新疆的硫酸钾产品因为资源优势,生产成本低于其他企业一大截,接受“最低限价”等于放弃竞争优势,谁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国投新疆的代表面对这个问题选择了退场。面对两大巨头拒绝表态,其他企业代表议论纷纷,认为龙头企业在硫酸钾市场上具有领导地位,他们不表态,中小企业即使遵守也是枉然。
由于硫酸钾龙头企业不认可“最低限价”,另外,中小企业中也有代表认为,即使最低限价得到全体会员举手通过,硫酸钾生产成本、市场形势都在变化之中,现在制定的最低价格很快就会过时,执行起来也会非常困难。何况钾盐分会会长魏成广对“最低限价”的做法心存顾虑,他说:“按照目前的行业形势,我们确实想搞一个行业指导价,但国家禁止利用行业协会搞价格联盟,这个问题比较棘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中也明文禁止“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操纵市场价格,以及凭借市场优势地位牟取暴利、实行价格倾销和价格歧视”。最终,关于“最低限价”的提议成为一个“悬案”,一些与会代表禁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当前,我国不止硫酸钾行业存在产能过剩,氮肥也面临着同样严峻的形势。过剩的直接后果就是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受损。为了维护行业利益,一些企业开始呼吁同行团结起来,结成价格联盟,坚守一个最低售价。其实,很多行业曾想过这一招,但很少有真正取得彻底成功的。
欧佩克减产提价也不太成功
世界上大部分石油是少数国家(主要是中东国家)生产的。世界石油的大部分生产国家形成了一个卡特尔(一群独立生产者的联合体,目的是确定价格,限制生产与销售量而达成文字条约、许诺和协议或默契),称为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 在1960年最初成立时,欧佩克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到1973年,又有其他8个国家加入: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厄瓜多尔和加蓬。这些国家控制了世界石油储藏量的3/4。与任何一个卡特尔一样,欧佩克力图通过协调减少产量来提高其产品的价格。欧佩克努力确定每个成员国的生产水平。
欧佩克想维持石油的高价格。但是,卡特尔的每个成员都受到增加生产以得到更大利润份额的诱惑。欧佩克成员常常就减少产量达成协议,然后又私下各自违背协议。
1973—1985年,欧佩克最成功地维持了合作和高价格。原油价格从1972年的每桶2.64美元上升到1974年的11.17美元,然后在1981年又上升到35.10美元。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各成员国开始扩大生产水平,欧佩克在维持合作方面变得无效率了。到了1986年,原油价格又回落到每桶12.52美元。近年来,欧佩克成员继续定期开会,但这个卡特尔在达成和实施协议上再也不那么成功了。(资料引自美国经济学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