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企业声称打造百年企业的不在少数,但是其做法真的与百年企业无法联系。中国企业的诚信已经是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农资行业,企业诚信缺失更加严重。除此之外,化肥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盲目广告宣传,忽视产品质量
在中国,化肥企业也开始重视“品牌”,有媒体称中国农资进入了“广告时代”,但是又错误理解了品牌的涵义。他们以为品牌就是知名度,于是不惜重金大作广告,高峰时央视一套天气预报广告时段化肥企业有8-9家,还有几家常年做广告。通过炒作概念和外部市场运作,虽然品牌在短时间内家喻户晓,产品也能抓住市场空档攻城掠地,企业也像滚雪球一样爆发成大企业;但是这样的品牌有其相当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因为它空有“牌”,而没有“品”。每年各地的农资检查中往往是这些名声在外的企业被查出不合格。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合格,说明其自身质量也值得怀疑。
企业的“品”表现在管理机制、研发能力、企业文化、应变能力等方面。如果企业仅仅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竞争层次的最前面,也就是更注重在以产品、价格、促销等为基础的市场策略,这样的“品”只能被称为“低品”,纵然全国人民都认识你,纵然你的广告位居“标王”,但是也难掩“败絮其中”的本质。十年磨剑,先修炼企业的“品”,再追求企业的“牌”,方为正道。
二、花钱买证,不顾企业路子是否正
化肥企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数量剧增,企业产能产量剧增,导致市场稳固发展困难。为了提高企业知名度,为了增加产品竞争力,各式各样的证书从天而降。认证公司、协会、某某中心、各类网站、杂志社、报社等等纷纷推出很具诱惑力的证书。甚至企业出钱,想要什么就写什么。化肥是支农产品,需要的是质优价廉,花钱买证书有什么用?只能是把成本转嫁给农民!况且,更有企业偷工减料,即使一时凭借各类证书占据了市场,在时间的考验下必然会遭淘汰。对化肥企业,最有用的证书应该是农民的口碑。提供优质产品,维护市场秩序,不用证书就是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三、盲目炒作概念,缺少发展特色
有企业抓住某些专家的只言片语,扭曲实际炒作各种专用复合肥料、纳米肥料、生物有机肥料、生态肥料、磁化肥料。这些概念,体现了科学家对社会、环境的忧虑之情,但是市场上又是如何呢?盲目炒作、共同炒作一个迷茫的理论。
近20多年以来,我国在提高肥料利用率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有很多成果达到了实用阶段,如氮肥深施、以水带肥、推荐施肥、平衡施肥等技术。生产缓释肥料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一种方法,不是唯一方法,并且缓释肥料也会有它的适用范围。有资料显示氮肥接触施肥的利用率可以达到80%。
缓释肥料多种多样,如包膜缓释肥、微溶态有机缓释肥料、添加消化抑制剂的缓释肥料、填充物型缓释肥料等。再看看市场企业炒作的结果,几乎所有的控缓释肥料都是智能包膜。难道其他的缓释肥料就没人研究,没有实现工业化吗?
四、与时俱进,合资企业遍地开花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化肥界也开始了挑战和机遇的讨论。这几年可以明显看到内陆化肥合资企业越来越多,名字各式各样。是真是假,无从考证。据一些朋友介绍,在烟台只要掏点中介费,想要哪个国家的公司随自己挑。还有些电子邮件宣传说为了提高企业世界知名度,只要拿一些费用,就可以注册一个国际集团,真假不知道,有需求自然有市场吧。
去年底,我国农资市场完全对国外放开了,但是并没有见到有何大动作,从一些国外公司在中国的代表处了解到,他们对进入中国市场还是存在恐惧,还是处于观望。那为何国内又出现这么多合资企业呢?是自己打造出来的国际企业呢?还是真有外资注入呢?本人对外资的成分表示怀疑。所以说,只要山东企业还在关注着化肥市场,老外就不会达到预想的目标。某种程度上这些企业也为国内化肥市场国际化垒了一道墙,挖了一条沟。
笔者以为,如果化肥企业不注意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把短期轰动理解为拥有品牌,把购买证书理解为具有竞争力,把炒作概念理解为引导创新,把挂外企名号理解为走向世界,那就是大错特措。作为化肥生产企业,应该提供质优价廉的化肥,主动建立企业诚信,担负起应有社会责任,不以短期的市场份额和收益论成败。给予足够的历练时间,不出几年企业间将会逐步拉开距离,决定企业基业常青的要素必然会水落石出,并且这种差距和区别一旦形成,将会越拉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