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各棉区病虫区域站监测,今年第二代棉铃虫在北方棉区发生程度明显重于前几年,回升速度呈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河北南部、山东大部和新疆局部地区发生程度达偏重至大发生。根据当前棉铃虫残虫基数,结合气象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第三代棉铃虫在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地区大发生,山东南部、河北大部和湖北北部偏重发生,河南北部、山西、陕西、天津、辽宁、新疆、湖南、江西和湖北大部中等发生,四川、安徽、江苏和河南大部偏轻发生。第二代成虫和第三代卵高峰期出现的时间,除河北偏晚1天外,全国大部棉区与常年接近或偏早1-5天。预测各地第二代成虫盛发期和第三代平均百株累计卵量数值如下:
省份 |
成虫发生盛期 |
与历年比较 |
平均百株累计卵量 |
河北
山东
河南
山西
陕西
安徽
江苏
湖北
江西
湖南
四川
新疆 |
7月19-29日
7月18-27日
7月15-25日
7月20-27日
7月18-30日
7月13-22日
7月19-27日
7月7-21日
7月7-25日
7月11-25日
7月11-21日
7月22-28日 |
晚1天
接 近
接 近
早4天
接 近
早3天
早1天
早1天
早3天
早2天
早3天
早5天 |
600粒
400粒
70粒
50粒
90粒
60粒
40粒
70粒
70粒
80粒
80粒
20粒 |
预 报 依 据
一、北方大部棉区第二代棉铃虫为害加重,总残虫量比去年同期显著偏高
北方大部棉区6月份高温、干旱,加之各地对麦田棉铃虫不进行防治,棉田抗虫棉种植品种混杂,抗虫性表现差异大,致使山东、河北、新疆等北方棉区田间第二代棉铃虫卵量明显增加,发生程度加重。
第二代棉铃虫总残虫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山东、山西、新疆、安徽、江苏等省(区)分别偏高3.27%、86.11%、45.27%、1.28倍和1.57倍;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分别偏低60.0%、13.29%、3.72%和26.02%。与近6年同期平均值相比,河北、山东分别偏高50.59%和1.43倍;其余棉区偏低,其中河南、山西、湖北、安徽分别偏低48.39%、99.50%、38.12% 和30.52%。
二、田间生态条件利于第三代棉铃虫发生为害
统计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比例,北方棉区达九成以上,南方棉区为八成左右,其中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天津、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分别为96%、99%、95%、94%、95%、90%、75%、80%、78%和95%;各地区抗虫棉品种混杂,抗虫性差异较大,加之棉花生长中后期抗虫性逐步下降,有利于第三代棉铃虫发生为害。此外,夏秋季棉铃虫喜食寄主作物种类较多,利于其分散产卵,玉米、花生、蔬菜田也将是第三代棉铃虫主要发生场所。
三、气象条件对黄河流域东北部棉区第三代棉铃虫发生有利,对长江流域大部和南疆棉区第三代棉铃虫发生不利
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7-8月,全国大部棉花产区气温接近常年,黄河流域东北部棉区降水与常年持平,利于棉铃虫发生为害;长江流域棉区降水偏多,新疆南部棉区气温偏高,不利于棉铃虫的发生为害。
(病虫害测报处供稿)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