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7月13日明确表示,要在源头上把紧信贷关,并将节能减排信贷作为银行评级的重要依据。对包括化肥制造企业在内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实施严密监控,对能耗、排放不达标的贷款企业,要坚决收回贷款。对于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重点污染防治工程,金融机构要给予积极支持。
银监会这一措施的出台,意味着环保工作由行政机关行为,扩展到了全面的经济控制。
环保之弦越绷越紧
进入2007年以来,化肥企业明显感到,政府的环保工作愈发严格。对于化肥制造企业而言,今年的夏天实在是环保的“酷暑”。
与2006年的中央环保风暴相比,今年刮起了地方环保风暴。在2006年的中央环保风暴中,受波及的化肥企业主要集中在敏感区域的重点大型项目,如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的合成氨项目、云南三环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的磷铵项目以及新疆罗布泊钾肥基地年产120万吨钾肥项目等。
地方保护主义,多年来被视为环境破坏最顽强的保护伞,现在正悄悄退出环保博弈的舞台。在新的历史时期,多数地方政府开始站在环保的角度看问题。现在的化肥制造企业,不得不面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双重环保审视,再也不能将地方政府当作排污的保护伞了。
如果说2006年的环保风暴是环保部门的风暴的话,那么2007年的环保风暴则明显具有跨部门的特征。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明确表示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6月上旬,针对严峻的水污染形势,国家环保总局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单个项目违规将终止对区域内所有项目的环评。这种类似古代“连坐”的惩罚措施,提高了地方政府参与环保的主动性。稍后,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提高包括化肥制造企业在内的化工企业准入门槛。
张家口双环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肖楠董事长认为,从国家整体局势考虑,强化环保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此前的发展欠了环境债。近两年来,双环公司大力强化环保建设,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全部用于购买环保设备,累计达3000万元人民币。与多数化肥生产企业的老总类似,他也感到了环保压力不同平常,“环保不达标,就要被停产整顿。”
与双环公司只是顾虑不同,济南化肥厂已于近日被实实在在地停产整顿。更另人吃惊的是,发出这次停产牌的机构不是国家环保总局,而是当地人民政府。无独有偶,其它省份也纷纷出台政策,提高化肥制造企业的环保门槛。
在环保至上的大环境下,没有任何一家化肥制造企业能够免于环保责任的追究。环保,成为化肥生产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5月13日—15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河南新乡组织召开了“氮肥行业环保工作经验交流会”,得到了氮肥生产企业的大力支持。
环保成本挑战生存机遇
环保是企业的责任,但是环保投入无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化肥企业微利的时代,环保无疑加剧了部分企业的生存危机。
化肥企业对环境的压力和破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小型化肥厂。据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胡瑞法介绍,国家财政曾经在2003年和2004年大力增加对小型化肥厂的补助,使很多濒临倒闭的企业幸免于难。2005年,相关财政支持大幅下降。随着环保风气的高涨,将有更多的小型化肥厂倒闭。
哈尔滨丰华农资有限公司孙积慧总经理认为,环保行动属于政府行为,但是最终会起到整合化肥生产行业的作用,成为调控市场的“有形之手”。对于小型化肥厂而言,最经济的生存方式是用最小的成本改善现有设备,使其符合国家环保的基本要求即可。盲目上马大型环保设备,将会使小型化肥厂面临生存危机。
中国银监会7月13日出台的信贷新政策,无疑将增加某些小型化肥厂的资金链压力,提前还贷将成为多数欠贷化肥厂的无奈选择。然而,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新政策也许能促进少数小型化肥厂的跳跃式发展。贷款引进节能减排设备,将能享受金融机构的支持。少数有远见和魄力的小型化肥厂,可以藉此通过贷款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
对于大多数小型化肥企业而言,高标准的环保意味着增加大笔固定资产投入,这将极大地抬升生产和经营成本。环保,对于小型企业而言是“难以承受之重”,或许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个一年炎热之最的“三伏”里,化肥制造企业如何应对“环保酷暑”?这是一个必须要回答、要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