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化肥市场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中外化肥市场融合大势难档
http://www.ampcn.com 2007-4-18 10:39:34 信息来源:农资导报 浏览:

北进南出是最佳选择

          仅仅在4个月前,中国化肥行业还在担忧外国化肥企业进入中国零售市场后怎么办。而今天,国外市场却在以价格高于国内市场30%~40%的价差,引诱着中国化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在中国开放市场政策与世界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共同作用下,中外化肥市场的沟通与融合越来越成为现实。有业内人士明确地提出:中国的化肥进出战略应该是北进南出,这才有助于构建最经济、最合理的化肥产业框架。
    国家海关1~2月份的统计显示:尿素两个月出口量48.9万吨,同比增长24.5%;磷酸二铵出口量13.47万吨,增长48.1%。从同比中可以发现,在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价格差距之下,中国化肥的出口呈现出上涨趋势,这也是市场融合的一种表现。
而从去年海关统计数字可以明确地看出化肥进出口的流向是北进南出。以尿素为例,新疆是中国尿素进口的第一大省。山东、黑龙江和北京去年磷酸二铵的进口量是前三名,磷酸一铵的进口目标地是新疆。而云南、贵州是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出口的大省。
对于这种趋势,业内的反响也并不一致。比如地处南方的某大型尿素企业负责人就表示:他们的产品向国内大部分省份运输十分困难,借海运出口到东南亚则非常方便。也有地处西南的某尿素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基本不考虑尿素出口,因为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多个省份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
    而一部分磷酸二铵企业认为,今年头两个月磷酸二铵出口数量增长应该是正常的市场行为。目前国内磷酸二铵市场供大于求,适当出口不会影响国内供应,还有助于企业控制成本。
加拿大斯帕尔资源公司首席运营官兼中国区总裁翟际栋,是化肥进出口应该坚持北进南出观点的代表。他认为,中国化肥北进南出有三大有利因素。
    其一,中外化肥市场的融合是中国开放政策和国际化肥价格上涨趋势共同作用的结果,融合就意味着产品的顺畅流通,进口与出口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其二,化肥是资源型产品,仅仅强调以中国的资源满足中国市场是有局限性的,应该着眼于以全球的资源来满足全球最大的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化肥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三,这有助于缓解存在了多年的南肥北调这个运输难题。
    中国化肥不出口不进口,并不是合理和现实的贸易状态。最好的选择是与国际市场共通共融,在更大的框架下满足国内市场供应,在更开放的状态下推动行业进步和发展。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福建化肥生产运行平稳 (2007-4-18)
  ·红盾出击查扣坑农化肥 (2007-4-18)
  ·中外化肥市场融合大势难档 (2007-4-18)
  ·内蒙古乌海化肥价格小幅涨跌 (2007-4-18)
  ·化肥行业今年将进入产业整合期 (2007-4-18)
  ·农化服务的价值远不止推销 (2007-4-18)
  ·湖北省二季度化肥价格将小幅上涨 (2007-4-18)
  ·高品质硅钙镁肥投放市场 (2007-4-18)
  ·国内部分地区化肥价格行情综述 (2007-4-17)
  ·国家部署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 (2007-4-17)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