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河南省农药市场出现了少有的“三多三降”现象,即生产厂家多、产品多、造假多,产品质量下降、价格下降、信誉下降。农药经销商举步维艰,苦不堪言。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局面?业内人士分析,这里有市场监管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的原因,个别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造假坑农。客观方面与天气状况有关系,该省今年风调雨顺,农作物病虫害比往年少,而农药生产企业有增无减,农民对农药的需求量相对减小,形成了农药市场货源充足、供大于求的局面。
该省是多种农药的生产集中地,又是农药消耗大省,农药的产量与质量对市场影响很大。据省农业厅农药检定所负责人介绍,今年在对全省农药企业的产品抽查中,200多个品种的合格率为89%,正规厂家在产品质量上是有保证的。而一些无证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大量生产假冒伪劣农药,冒充合格产品坑农、害农,造成了农药产品质量下降严重,总体价格比去年有所下跌的结果。
在郑州市农资大世界和其他农化市场,许多商户未开门营业,开门经营的也都生意清淡。一位商户满腹牢骚地说,现在农药行业不好干,到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尽管效果不好,但不少农民没有辨别能力,只图便宜,正宗的产品稍贵一些,有些农民就不认可。另外,现在农村都有农药经销商,都在打价格战,什么产品有利可图,他们就推销什么产品,使做正规产品的销售业务人员,市场开拓难度增大。
已在郑州经销农药多年的河北商户高某感慨地说,我们经销农药第一是靠良好的市场秩序,第二是靠天吃饭。今年河南风调雨顺,病虫害少,农民获得了好收成,我们也感到高兴,只是造假猖獗,市场监管不力,使我们感到痛心。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产品整体质量下降,质量得不到保证,价格上互相压价就难以避免。高某经销的某除草剂往年每吨为2100元,今年每吨只卖到1600元。湖北产的优质杀虫剂每个月正常销售在500件左右,而今年销售量则减少了20%。
生产企业也有自己的苦衷,河南一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今年农药市场价格稳中有降,比原有农药产品价格下降10%左右,市场上各类农药产品货源充足,质量却参差不齐,相互打压价格。他们的拳头产品去年是每吨13万元,今年每吨只卖到12万元。究其原因,是有些厂家不恪守职业道德,造假卖假,搅乱了市场。
对于农药市场的后期走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农药销售的旺季在4~8月,往年这个时期棉花、玉米、大豆病虫害发病率较高,但今年这些作物发病率低,农药需求量小,因此,农药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李凯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