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十三五”期间,水肥一体化和水溶肥产业将成为肥料行业最大的亮点。这首先得益于水利部正在实施的四大节水工程,覆盖了全国农业主产区,总投资高达 2200亿元,堪比世纪工程三峡大坝。但是,水肥一体化本质上是为了满足大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需要,而中国农业的症结在于:如何在小农生产短时间内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的当下,尽快将这一节水、节肥、省工的新型农业科技顺利推广给数亿农民?
2015年,水溶肥、液体肥可谓来势凶猛。
这一年里,新增产能究竟有多少,或许无法准确统计,而水溶肥的火爆,仅从2015年西安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上就可窥见一斑。有参会代表打趣:以前企业参展带来的都是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如今全换成了瓶瓶罐罐。
作为一种新兴肥料品类,水溶肥井喷不仅是差异化营销和突破过剩瓶颈等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大的背景是节水节肥国家战略。从“十二五”到“十三五”,由水利部主导实施的四大节水工程覆盖了全国农业主产区,总投资高达2200亿元。灌溉设施大建设对水溶肥产业而言,意味着长期阻碍水溶肥推广的设施短板在逐步补齐,它的拉动效应会在未来凸显。
不过,水肥一体化本质上是适应规模化农业需要,而中国分散的小农生产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探索中国特色的水肥一体化推广机制,将是“十三五”的产业重点之一。这是挑战,也是一座巨大的金矿。
2200亿节水工程堪比三峡
水肥一体化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借助管道系统对作物进行灌溉和施肥。节水节肥,且全程自动化。在这当中,灌溉设施是水溶肥产业发展的基础,但也因为造价高昂,成了推广上最大的短板。
设施短缺的情况在“十三五”期间有望发生质的飞跃。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副所长龚时宏介绍,水利部正在实施横跨“十二五”和“十三五” 的四大节水工程,分别是东北节水增粮工程、华北节水压采工程、西北节水增效工程、南方节水减排工程。累计下来,四大工程将耗资2200亿元。
——东北节水增粮工程总投资380亿元,覆盖3800万亩农田。其中,黑龙江1500万亩、吉林900万亩、内蒙古800万亩、辽宁600万亩。
——华北节水压采工程总投资313亿元,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六省市,从2014年到2017年,要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万亩。
——西北节水增效工程预计投资361.6亿元。从2014到2017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600万亩,涉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五省区。
——南方节水减排工程覆盖面积最大,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以及两湖、两广地区。到2018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00万亩,总投资估计要达到1180亿元。
可以料想,一旦这些工程陆续完工,水肥一体化井喷的时代就将到来。
节水节肥“一号技术”
如果说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那么,代表了现代农业方向的水肥一体化也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国家战略。在农业部,水肥一体化被视为现代农业“一号技术”。
有水就有粮,这是农业上的常识,但是,中国的水资源短缺情况已经日益引起国家层面的担忧。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说,中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季节性缺水和区域性缺水并存的特征:主要降水集中在6~9月;南方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38%,降水却占全国80%;62%的耕地集中在北方,而降水却只占 20%。
如今,粮食生产越来越表现出向北方转移的趋势,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必须依靠节水技术,农业生产才能继续下去。与此同时,化肥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也浮出水面。据了解,世界平均施肥水平是每亩8公斤,而中国高达每亩21.9公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5年农业部提出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解决这些问题,推广水肥一体化正当其时。仅以华北为例,据专家研究,华北地区适宜推广水肥一体化的农田面积达2亿亩。如果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年节水可达200亿立方米,相当于南水北调规划总调水量的一半,约等于北京六年的总用水量,而且还能年节肥折纯300万吨,相当于10个大型化肥厂的年产量。
此外,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工成本,水肥一体化同样表现出巨大的优势。一项在河北、北京等地的试验表明,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农民只需要开关阀门就可以进行田间灌溉和施肥,省去了繁杂的田间劳作,老人妇女都可以完成。小麦玉米两茬平均每亩省工1.2个,加之节水,使得每个灌溉周期可省时3~5天。
大田将是水肥一体化金矿
截至目前,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已达7000多万亩。根据农业部的部署,到“十三五”末,将再增加8000万亩,总面积将达1.5亿亩。
尽管目前水肥一体化主要还是应用在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上,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水利部的四大工程,还是农业部的规划,“十三五”期间,水肥一体化真正的主战场都在大田作物上,这才是肥料行业和灌溉行业未来最大的金矿所在。
根据杜森的研究和总结,“十三五”期间,东北西部要重点发展马铃薯和玉米滴灌技术,总面积在5000万亩;西北玉米和马铃薯适宜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华北要围绕小麦和玉米发展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这个面积将高达2亿亩;而在西南的玉米和马铃薯上,预计将有5000万亩的耕地适合推广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当然,水肥一体化在经济作物上的应用空间也依然很大,除了设施蔬菜之外,未来在果园上的推广潜力最大。果园应用水肥一体化,不需要频繁挪动地面管道,一次性铺设可使用多年,与设施大棚相比,更为简便易用,因而更适宜大面积推广。
水肥一体化迈向平民化
无论是灌溉企业,还是水溶肥生产企业,推广时面临的最大烦恼就是一次性投入过大,往往因此而失去用户。
但是,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主要得益于塑料产业的进步和水溶肥产业的产能扩张。近几年,水肥一体化设施投入成本正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通过集中攻关相关设备,优化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开发微灌用水溶肥,目前已经基本实现水肥一体化相关设施、设备和配套产品的国产化,大幅降低了投入成本这个最大的推广门槛。
数据表明,目前设施设备投入已经从以前每亩2000~3000元,大幅降低到如今每亩800~1000元,高效水溶肥从每吨2万元左右降低到如今的1万元上下。
毫无疑问,曾经被视为高端贵族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正在走上平民化应用之路,正在从设施农业走向大田应用,从蔬菜、果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发展到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
产业隔阂必须打破
节水灌溉设施制造属于塑料产业,而作为农资的水溶肥属于肥料产业,两大产业尽管都服务于农业,但事实上的交集并不多。而在水肥一体化时代,这样的产业隔阂必须打破。
农业生产既需要水,同样也少不了化肥,如果仅仅上马了灌溉设施,这样的节水工程最多只发挥了三分之一的效益,显然,这是不合适的。
近两年,肥料企业与灌溉企业的对接渐次增加,但磨合的难度也很大。肥料企业专注于作物营养和肥料配方、性能设计,但对水肥一体化整个系统缺乏整体认识;而灌溉企业虽然在系统化设计上专长,可是对肥料的使用并不了解。
在这个交叉领域,需要研究的课题还相当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节水器材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林说,滴灌技术可以通过管道将农作物需要的肥、药、微量元素直接送到作物根系,大大提高效率,但目前节水技术研究主要针对节水器材,对于专用肥、药、微量元素和种子的研究非常之少,不利于灌溉技术的整体功效发挥。此外,针对不同作物需水、需肥的时间和用量不尽相同,亟待开发专用的滴灌产品。
一般而言,灌溉企业往往注重设施销售和安装,后续的服务很少,与农户的距离相对较远,而这方面恰恰是水溶肥企业的优势。这些年,复合肥企业越来越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可以设想,借助复合肥企业的服务网络,再加上节水灌溉企业的技术优势,两相结合,发挥各自专长,推动两大产业融合,这将是未来推广水肥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小农经济的推广之路
水肥一体化因为其较高的一次性投入,以及规模越大效率提高越明显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适应大农业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水肥一体化还会反过来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农业加速,这是双向的过程。
但问题是,规模农业虽然是中国农业的大方向,这个过程却不会一蹴而就。因而,对水溶肥企业和灌溉企业而言,探索小农经济下的水肥一体化推广机制,便成为当下一项紧迫的课题。
政府前期的政策扶持首当其冲。在国内,新疆的水肥一体化推广较早,应用也最为成熟。陈林介绍说,新疆的滴灌技术发展经历了试验开发期、示范期、推广期和市场成长期。开发期主要是政府资金主导,后面逐渐以市场主体资金为主,大约占滴灌市场资金使用量的四分之三。而目前,新疆已发展到农民自主应用膜下滴灌技术的新阶段。
除了政府的投入,瞄准农业合作社,以其为载体,带动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是当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新疆,目前出现了专业化的滴灌服务公司,他们以合作社为服务对象,实行“六统一”——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红,通过这种模式,带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普及。
令人欣喜的是,在政策激励下,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而他们将为水肥一体化的井喷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