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钾肥
近日记者走访青海发现,在近几年钾肥市场低迷和震荡之后,随着国产钾肥市场份额攀升、品种价差加大,钾肥主产地青海格尔木地区的钾肥企业在生产、销售和产品布局上正悄然发生变化。
变化一,发现商机转产硫酸钾。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亓昭英介绍,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经形成的资源性钾肥产能约折合氯化钾990万吨,加工型钾肥产能近334万吨(实物量)。全行业共有规模资源型钾肥企业43家,加工型企业约130家。 2013年全国钾肥自给率达到54%。“十二五”末,随着盐湖集团、国投罗钾、滨地钾肥、中农兴元等企业新建扩建装置投产,全国钾肥产量预计达到折氯化钾实物850万~900万吨。同时,氯化钾和硫酸钾价差的拉大影响着生产格局。一位格尔木地区钾肥生产商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当地一些生产氯化钾的企业就发现了硫酸钾的商机并开始转产硫酸钾。去年以来硫酸钾行情持续向好,很多企业呈供不应求态势。今年8月,冷湖滨地钾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8万吨硫酸钾项目宣告投产。
变化二,销售调整和综合利用。随着年产将突破400万吨氯化钾的规模,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3月26日公告,决定以控股或参股的方式成立六个联合公司负责钾肥及化工产品的市场开拓、销售工作。同时,盐湖集团董事长王兴富表示,青海盐湖中蕴藏着丰富的钾、镁、钠、锂、硼等资源,企业目前已成为中国的钾工业基地,开工建设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金属镁一体化工程等,将实现盐湖资源与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的结合,使产业链自然延伸,实现钾盐向钾碱、无机向有机、有机向精细化工、化工行业向有色金属行业的跨越,实现盐湖资源的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利用。
变化三,产能转型和吃干榨净。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家产能调整的步伐加快,钾肥生产布局也在发生调整。一方面,青海当地以氯化钾为原料生产硝酸钾、碳酸钾的产能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硫酸钾镁肥存在易板结、水溶性差、利用率低的缺点,国内天然硫酸钾镁肥生产企业销售一直存在着困难。而近日,利用尾矿二次加工型企业——青海海西和丰高科年产10万吨结晶硫酸钾镁肥项目在青海省格尔木市正式投产,这让硫酸钾镁肥实现全水溶的局面即将到来。据和丰高科董事长韩为介绍,企业还将利用其他钾肥的尾矿生产品质更高的结晶硫酸钾镁肥,实现对资源的二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