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日起,贴牌肥料的包装必须同时标明委托企业和被委托企业双方详细信息,而在此前仅需标注委托企业信息。新规促进了产品身份的透明化,也给肥料企业敲响了警钟:贴牌加工的监管盲点正在消除,对贴牌可能存在的风险必须认真权衡,防范贴牌变成砸牌。
甲方 强强联合做贴牌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从本月起,采取委托方式加工生产列入目录产品的,企业应当在产品或者其包装、说明书上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住所,以及被委托企业的名称、住所、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一个品牌符号的背后往往与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常常被消费者作为判断产品质量高下和真伪的重要依据,正是基于这样的消费心理,贴牌加工企业多不愿意将真实的生产地址公开,新规明确规定标注真实产地,无疑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和保障。
肥料贴牌是近些年行业通行做法,但由于监管缺失,一度成为造假重灾区。最近媒体曝光的河南某大型国企产品质量问题,原因就出在授权小厂使用其品牌制售不合格产品,导致农业生产严重受损。梳理近些年公开报道的肥料造假案例,涉及到贴牌代加工领域的并不鲜见。
大致说来,肥料行业的贴牌加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流通企业拥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网络后,向上游延伸,委托生产企业生产自有品牌的产品;一种是大型跨区域生产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半径,委托当地企业贴牌生产。在这两种情形中,如果被委托方是大型企业和诚信企业,质量相对有保障;但如果是当地诚信记录不好的小型企业,由于生产技术、检测条件的不足,加上非法逐利的冲动,很容易发生质量问题,一旦出事,对品牌的影响不可低估。
尽管代加工中存在各种风险,但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分工,它实现了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对生产企业而言,贴牌加工是实现扩张最经济最快捷的方式。此次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新规定,使得产品身份信息变得更加透明,笔者预测,未来有贴牌需求的企业在选择代加工企业上将更加慎重,品牌和品牌之间的合作将会成为主流,因为这种代加工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造假风险,还会形成品牌的叠加效应,双方都会从这种合作中受益。
乙方 贴牌加工走不远
尽管贴牌加工具有很多优势,但整体上贴牌只能是肥料行业阶段性的现象,从肥料行业发展趋势看,通过代加工生产贴牌肥料会越来越少。
这些年我们不难看到,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贴牌加工对品牌塑造弊大于利。对于品牌企业而言,通过适当的贴牌加工能达到快速抢占市场的目的,过去之所以很多企业在全国贴牌,正是出于扩大市场布局和加速品牌成长的需要,但近两年肥料行业的整合已经进入新阶段,在经过前期的市场培育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在成熟区域直接建厂或兼并收购,而不是一味贴牌,既难以监控,甚至还受制于人。从保护品牌的角度而言,这样的方式自然也是最保险的。
肥料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当下,对它的监管会越来越规范,贴牌加工作为肥料造假的重灾区之一,对它的约束相信会越来越多。比如,早在2012年,农业部就发文规定,应当登记的肥料产品不得委托加工,否则应当按照《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的规定进行处理。再如,根据正在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因此,从长远来看,贴牌对肥料企业而言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