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地水稻二化螟调查监测结果,结合虫源基数、化蛹羽化及气象、栽培等情况综合分析,预计水稻二化螟在哈尔滨、绥化等主要发生区为中等发生,局部蛾量较大、落卵量高的地块为偏重发生,发生区域有继续向东、北扩散的趋势。幼虫防治适期为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
预报依据:
一、 虫源基数略低,冬后存活率稍高
水稻二化螟去秋扒杆调查,平均百杆活虫3.5头,高于去年42.3%,低于常年18.0%;冬后存活率88.3%,分别高于去年和常年4.2、3.3个百分点。
二、 蛾量略高,化蛹羽化期间死亡率稍高
据各地监测结果,6月28-30日五常日均诱蛾15头,通河日均诱蛾12头,方正日均诱蛾30头,绥棱日均诱蛾61头,庆安日均诱蛾量10头,尚志化蛹率42.9%,羽化率22.9%,总体蛾量略高于常年同期。各地化蛹羽化期间死亡率平均为16.3%,分别高于去年和常年0.4、1.3个百分点。
三、 气象及栽培条件对水稻二化螟发生有利
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全省平均气温略低,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多,利于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加之今年大部分地区水稻返青较慢,部分农民氮肥施用量过高,致使水稻植株嫩绿,利于水稻二化螟为害。
综合分析,今年全省水稻二化螟总体发生程度将接近常年,为中等发生,局部蛾量较大、落卵量高的地块将偏重发生。为此,虫源基数上升、蛾量较大的地区要加大田间调查监测力度,准确掌握田间发生动态,对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指导农民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控制为害。
防治建议:
1、物理防治:在村屯周围稻草集中堆垛附近设置投射式杀虫灯,或在稻田周围设置性诱剂诱捕器,诱杀二化螟成虫。
2、农业防治:将枯鞘、枯心、枯穗等二化螟的被害株及时拔除,可减少虫量,同时防止幼虫转株为害。
3、化学防治:二化螟化学防治适期应在幼虫未钻蛀之前,一般从7月上旬开始,连续防治2~3次(间隔7~10天)。防治药剂可用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50-60克/亩,或98%杀螟丹可溶性粉剂40-60克/亩,或5%丁虫腈乳油30-50克/亩对水喷雾。